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盲人  拼音:máng rén
眼睛失明的人。如:「这间福利机构积极协助盲人培养一技之长,拥有谋生能力。」
《国语辞典》:盲人把烛(盲人把烛)  拼音:máng rén bǎ zhú
瞎子拿著烛火照明。比喻没有助益的举动。
《国语辞典》:盲人电脑(盲人电脑)  拼音:máng rén diàn nǎo
专供视觉障碍者使用的电脑。在一般电脑接上点字显示的触摸显示器。盲胞可利用手指触读资料。
《国语辞典》:盲人读物(盲人读物)  拼音:máng rén dú wù
供盲人使用的点字书籍或有声书等。
《漢語大詞典》:盲人扪烛(盲人捫燭)
见“ 盲翁捫籥 ”。
《漢語大詞典》:盲翁扪籥(盲翁捫籥)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捫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后以“盲翁捫籥”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 清 赵翼 《岣嵝碑歌》:“盲翁捫籥但取似, 叶公 好龙固为名。”亦作“ 盲人捫烛 ”。 民意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盲人捫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國語辭典》:盲人摸象  拼音:máng rén mō xiàng
数个盲者各自摸一只大象,所摸的部位各不相同,然都误以为自己所知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见《六度集经》卷八。后比喻以偏概全,而未能洞明真相。也作「盲人说象」、「众盲摸象」。
分類:问题
《國語辭典》:盲人骑瞎马(盲人騎瞎馬)  拼音:máng rén qí xiā mǎ
瞎子骑著瞎马。比喻极为危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座,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也作「盲人瞎马」。
《國語辭典》:盲人说象(盲人說象)  拼音:máng rén shuō xiàng
比喻以偏概全,不明真实情况。参见「盲人摸象」条。
《國語辭典》:盲人瞎马(盲人瞎馬)  拼音:máng rén xiā mǎ
盲人骑著瞎马。比喻极为危险。参见「盲人骑瞎马」条。
《國語辭典》:盲人骑瞎马(盲人騎瞎馬)  拼音:máng rén qí xiā mǎ
瞎子骑著瞎马。比喻极为危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次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座,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也作「盲人瞎马」。
《漢語大詞典》:盲瞽
(1).看不见。比喻无知或不明事理。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如不见怪,小弟也有一句盲瞽之言。” 章炳麟 《文学说例》:“而訐诞自壮者,反以破碎讥往儒,六百年中,人尽盲瞽,哀哉!”
(2).盲人。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以一物不知者为谨慤,以全无心肝者为善良,此等见地,深入人心,遂使举国皆盲瞽之态,尽人皆妾之容。”
《漢語大詞典》:蒙瞽(矇瞽)
(1).蒙蔽。新唐书·哥舒翰高仙芝等传赞:“ 玄宗 虽为左右蒙瞽,然荒夺其明亦甚矣。”
(2).昏暗不明。 郭沫若 《豕蹄·柱下史入关》:“我晓得曲所以求全,枉所以示直,所以我故作蒙瞽,以示彰明。”
(1).盲人。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矇瞽面墙而不悟, 离娄 照秋毫於百寻。” 金 王若虚 《谬误杂辨》:“至於此类,如辨白黑矣。而卤莽若是,其与矇瞽何异哉?” 清 顾炎武 《述古》诗之二:“后代尚清谈,土苴斥 邹 鲁 。哆口论性道,捫籥同矇瞽。”
(2).乐官。古代多以盲人充任,故名。旧唐书·元稹传:“日益月滋,有诗句千餘首。其间感物寓意,可备矇瞽之风者有之。” 清 钱谦益 《和范致能燕山道中绝句》序:“吊古忧时,感叹 天水 、 金源 遗跡,援笔属和,情见乎辞,庶几效矇瞽之义焉。” 章炳麟 《訄书·订文》《正名杂义》:“其体废於史官,其业存於矇瞽,繇是二雅踵起,藉歌陈政,同波异澜,斯各为派别焉。”
《国语辞典》:盲儿(盲儿)  拼音:máng ér
盲人。《观音玄义。卷上》:「问:『福慧相须,本不相离,若定而无慧者,此定名「痴定」,譬如盲儿骑瞎马,必随坑落堑而无疑也。』」
《漢語大詞典》:瞽夫
盲人。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瞽夫违盛观,竦踊企一方。”
分類:盲人
《國語辭典》:瞎子  拼音:xiā zi
失去视觉能力的人。《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是虔婆叫了一个男瞎子来替姑娘算命。」《红楼梦》第一○回:「他素日又和宝玉鬼鬼祟祟的,只当人都是瞎子看不见。」
《國語辭典》:矇瞍  拼音:méng sǒu
1.矇,有眼珠而看不见;瞍,没眼珠。「矇瞍」指盲人。《楚辞。屈原。九章。怀沙》:「玄文处幽兮,矇瞍谓之不章。」
2.古代乐工多目盲,故称乐工为「矇瞍」。《诗经。大雅。灵台》:「鼍鼓逢逢,矇瞍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