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87,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横目
总目
娱目
瞠目
咨目
美目
书目
无目
目睛
入目
色目
目想
抉目
问目
鼠目
《國語辭典》:横目(橫目)  拼音:héng mù
1.人的眼睛横向而生,因此泛称人类为「横目」。《庄子。天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
2.怒目生气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三。连琐》:「隶横目相仇,言词凶谩。」
《國語辭典》:总目(總目)  拼音:zǒng mù
总目录。宋。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甫〉诗:「崇文库书作总目,未暇缀韵酬草莱。」
分類:总目
《漢語大詞典》:娱目
悦目。 汉 枚乘 《七发》:“练色娱目,流声悦耳。” 三国 魏 曹植 《辩道论》:“若夫玄黄所以娱目,鑑鏘所以耸耳。”
分類:悦目
《國語辭典》:瞠目  拼音:chēng mù
睁大眼睛。形容愤怒、惊讶、无奈的样子。清。全祖望〈梅花岭记〉:「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漢語大詞典》:咨目(諮目)
咨请过目。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某諮目,上安抚内翰学士。” 宋 范仲淹 《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某諮目,再拜上僕射相公。”
分類:过目
《国语辞典》:美目  拼音:měi mù
美丽的眼睛。《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文选。陆机。乐府诗一七首之一五》:「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
《國語辭典》:书目(書目)  拼音:shū mù
图书目录。如:「这是本月分全国新书书目。」《南史。卷五六。张弘策传》:「缵固求不徙,欲遍观阁内书籍。尝执四部书目曰:『若读此毕,可言优仕矣。』」唐。姚合〈和座主相公西亭秋日即事〉诗:「海图装玉轴,书目记牙签。」
分類:书目图书
《漢語大詞典》:无目(無目)
(1).瞎眼。孟子·告子上:“不知 子都 之姣者,无目者也。”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乃如 左丘 无目, 孙子 断足。”
(2).不长眼睛。 汉 焦赣 《易林·咸之否》:“望龙无目,不见手足。”
(3).没有眼力。 明 李贽 《释迦佛后》:“庸夫俗子,无识不信,独不曾履其地乎?何无目之甚也!”
《漢語大詞典》:目睛
眼珠。亦泛指眼睛。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今 颜渊 用目望远,望远目睛不任,宜盲眇。” 宋 欧阳修 《猛虎》诗:“已死不敢近,目睛射餘光。”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鴝鵒取其目睛,和人乳研滴眼中,能见烟霄外事。”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后或更拓其封域,举一切可以图写,接于目睛者皆属之。”
分類:眼珠眼睛
《漢語大詞典》:入目
观看。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摘抄》:“ 顺天 尹 王 公 驥 患伤寒, 袁 往视其疾,神色俱变,不可入目。”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此等议諭煞是可笑,与其为此等论,不如并此词不入目,即入目亦置若未见。”
分類:观看
《國語辭典》:色目  拼音:sè mù
种类、名目。《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十二。德宗建中元年》:「改作两税法,比来新旧徵科色目,一切罢之。」《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个看郡王的人,是甚色目人?」
《漢語大詞典》:目想
闭目凝思。 晋 潘岳 《寡妇赋》:“窈冥兮潜翳,心存兮目想。” 晋 陆云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目想清慧姿,耳存淑媚音。” 唐 慧净 《杂言》诗:“旋遶经行砌,目想如神契。”
分類:凝思
《國語辭典》:抉目  拼音:jué mù
挖去眼睛。《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也作「决眼」、「抉眼」。
《漢語大詞典》:抉目吴门(抉目吴門)
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字 子胥 )劝 吴王 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赐 子胥 剑,令自尽。 子胥 临死时说:“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国语·吴语》《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为忠臣被谗殉身的典故。 明 高启 《谒伍相祠》诗:“鞭尸 楚 墓生前孝,抉目 吴 门死后忠。”亦作“ 抉目东门 ”、“ 抉目胥门 ”、“ 抉目悬门 ”。 元 萨都剌 《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 越 来兵伍?” 高旭 《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之二:“挺身 大泽 呼 张楚 ,抉目 胥门 看沼 吴 。” 傅敷 《次韵和亚子》:“抚头看镜斯何事,抉目悬门事可哀。”亦省作“ 抉目 ”、“ 抉眼 ”、“ 抉眸 ”。旧唐书·太宗纪下:“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宋 陆游 《书愤》:“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蔡寅 《丙辰岁除》诗之二:“抉眸 胥 相看 吴 沼,披髮 伊川 讖陆沉。”
《漢語大詞典》:问目(問目)
(1).试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牘浅近,不足为准,乃採经籍古义次为问目。” 宋 司马光 《论诸科试官状》:“或离合句读,故相迷误,或取卷末经注字数以为问目,虽有善记诵之人,亦不能对。”
(2).对罪犯的起诉文书。 宋 明九万 《东坡乌台诗案·中使皇甫遵到湖州勾至御史台》:“今年七月二十八日,中使 皇甫遵 ,到 湖州 勾摄 軾 前来,至六月十八日,赴御史臺出头,当日准问目,方知奉圣旨根勘。”
《國語辭典》:鼠目  拼音:shǔ mù
1.讥笑人眼睛小而外突,面貌丑陋。《新唐书。卷一五○。李揆传》:「龙章凤姿士不见用,獐头鼠目子乃求官邪?」
2.形容人眼光短浅,识见狭小。也作「鼠目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