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目击(目擊) 拼音:mù jí
1.亲眼所见。《金瓶梅词话》第一七回:「徒以目击奸臣误国而不为皇上陈之,则上辜君父之恩,下负平生所学。」明。周朝俊《红梅记》第二四折:「小生目击数事,甚为不平,待要当面数落他一番,有何难哉?」《清史稿。卷二三七。洪承畴列传》:「目击民生彫敝及土司降卒,尚怀观望。」
2.瞥见、一眼看见。《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3.目光触及,指看了一眼。《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子张但目击而已。恽即起,将客遮仇人,取其头以示子张。」
2.瞥见、一眼看见。《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3.目光触及,指看了一眼。《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郅恽》:「子张但目击而已。恽即起,将客遮仇人,取其头以示子张。」
《漢語大詞典》:耳濡目击(耳濡目擊)
见“ 耳濡目染 ”。
《國語辭典》:耳闻目击(耳聞目擊) 拼音:ěr wén mù jí
亲自看到、听到。如:「他把这辈子耳闻目击的一些趣事都记录下来,准备将来出书。」也作「耳闻目见」。
《國語辭典》:目击耳闻(目擊耳聞) 拼音:mù jí ěr wén
亲自看到、听到。明。无名氏《渔樵閒话》第三折:「似此呵!深为败坏纲常,全无义理,伤尽了人伦风化。似此这般,怎生目击耳闻。」也作「耳闻目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