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霍眼
炯炯闪烁的目光。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八:“ 张文潜 《戏作雪狮絶句》云……争眉霍眼人谁怕,想你应无熟肺肠。”
《國語辭典》:远见卓识(遠見卓識)  拼音:yuǎn jiàn zhuó shì
高远卓越的见识。明。焦竑《玉堂丛语。卷四。调护》:「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漢語大詞典》:以管窥豹(以管窺豹)
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徐懋庸 鸡肋:“至于 杨修 小儿,目光不离其鼻,以管窥豹,更不足以知此。”
《漢語大詞典》:鸷视(鷙視)
如鸷鸟视物。形容目光锐利,无所畏惧。宋史·刘拯传:“时 祖禹 等已贬, 軾 謫 英州 ,而 拯 犹鷙视不愜也。”
《國語辭典》:鹰视狼顾(鷹視狼顧)  拼音:yīng shì láng gù
形容贪狠凶残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九一回:「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
《國語辭典》:鹰觑鹘望(鷹覷鶻望)  拼音:yīng qù hú wàng
形容眼光如鹰鹘般的敏锐。《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忽听得门内笑声,崔生鹰觑鹘望,去门缝里一瞧。」
《國語辭典》:鹰瞵鹗视(鷹瞵鶚視)  拼音:yīng lín è shì
像鹰一样凶狠地注视著。鹗,鱼鹰。形容以威猛的目光窥望注视。也形容明目张胆地待机进行掠夺。如:「匈奴鹰瞵鹗视,志在戎漠北之地。」《宋书。卷七四。列传。沈攸之》:「莫不勇力动天,劲志驾日,接冲拔距,鹰瞵鹗视,顾盼则前后风生,暗鸣则左右电起。」
《漢語大詞典》:针视(針視)
目光锐利地注视。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四章:“他的眼光不再温良,却锐利地针视着那小胡子的脸孔问:‘你原先在家里干什么的?家在哪里?’”
《國語辭典》:众目睽睽(眾目睽睽)  拼音:zhòng mù kuí kuí
众人都睁大眼睛注视著。如:「魔术师技巧高超,在众目睽睽下将道具变不见了。」也作「万目睽睽」。
《漢語大詞典》:直勾勾
亦作“直鉤鉤”。 形容眼睛发直、目光呆滞的样子。《三侠五义》第三回:“﹝ 包兴 ﹞两只眼直勾勾的嗔瞅着板院门。”《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直钩钩两隻眼睛,瞅着先生,看他拿什么话回答学生。”《官场现形记》第九回:“ 陶子尧 不等到看完,两只手已经气得冰冷,眼睛直勾勾的坐在那里,一声也不言语。” 老舍 《四世同堂》十二:“ 瑞宣 仿佛把刚才的一切都忘记了,眼睛直钩钩的看着弟弟,答不出话来。”
《漢語大詞典》:直鼓鼓
形容目光发直,眼神滞呆。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崔骨碌 知道事儿发作了,吓得浑身筛糠似的发抖,两只眼儿直鼓鼓的。”
《漢語大詞典》:鹯视狼顾(鸇視狼顧)
谓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跨州连郡,有威有名,十有餘辈,其餘锋捍特起,鸇视狼顾,争为梟雄者,不可胜数。” 李善 注:“《淮南子》曰:鴟视虎顾。盐铁论曰:无鹿骇狼顾之忧。”
《漢語大詞典》:投视(投視)
投射目光,注视。 柔石 《一个伟大的印象》:“﹝他﹞皮色红黑,两眼圆而有精彩,当发言的时候,常向旁或向上投视。”
《漢語大詞典》:掩眼法
遮住或转移别人的目光,使看不清真相。 毛泽东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一切共产党人、爱国的国民党人、各个抗 日 党派和一切抗 日 同胞,都要睁起眼睛注视这个极端严重的时局,不要被投降派的掩眼法弄昏了头脑。”
《漢語大詞典》:眼碜(眼磣)
眼花;目光迷乱。 唐 张鷟 游仙窟:“入穹崇之室宇,步步心惊;见儻閬之门庭,看看眼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