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视端(視端)
目光端正。语本国语·周语下:“视无还,端也。”后亦以“视端”为正直坦诚之相。宋史·张浚传:“ 浚 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誑言,识者知为大器。”
《漢語大詞典》:回睛(迴睛)
亦作“廻晴”。 回转目光。 晋 枣据 《游览》诗:“延首观神州,廻睛眄曲阿。”艺文类聚卷二八引作“迴精”。
《漢語大詞典》:轻溜(輕溜)
轻佻地流转目光观看。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予与长史亲也,混其家人,得入见王。平巾小袖,顾盼轻溜,酒酣歌紧,王鼓颐张脣,手箸击座,与歌板相应。”
《漢語大詞典》:盼刀
旧时相术用语。凶恶的目光。晋书·艺术传·陈训:“ 甘侯 头低而视仰,相法名为盼刀。”盼,中华书局本作“眄”。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杂记:“ 侯景 脚跛, 甘卓 盼刀。”
《國語辭典》:邪视(邪視)  拼音:xié shì
斜视,不用正眼视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目不邪视,耳不妄听。」《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玄听讲三年,目不邪视,融甚奇之。」
《國語辭典》:投射  拼音:tóu shè
1.对准目标投掷。如:「终场前一秒,他在三分线外投射得分,一举逆转获胜。」
2.光线或目光射向某个物体。如:「太阳从东方升起,金色光芒投射在阿里山云海里,非常耀眼。」「众人的目光纷纷投注在他身上,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3.趁机得利。《资治通鉴。卷九○。晋纪一二。元帝太兴元年》:「今若偏加除署,是为谨身奉法者失分,侥倖投射者得官,颓风伤教,恐从此始。」
《漢語大詞典》:遐明
指目光深远明锐。 唐 穆员 《相国崔公墓志铭》:“公标鉴遐明,姿度宏粹,松茂玉洁,风清雨润。”
分類:目光深远
《国语辞典》:养眼(养眼)  拼音:yǎng yǎn
1.保养眼睛。如:「决明子、枸杞、菊花等茶饮是电脑族养眼的必备良方。」
2.让眼睛看好看的事物,以饱眼福。如:「这场歌舞表演,不只有动听的歌曲,还有充满力与美的舞蹈动作,再加上养眼的特色服饰,在在吸引众人目光。」
3.比喻穿著暴露,吸引目光而引人遐想。如:「坊间杂志刊物为了促进销路,经常刊登一些清凉养眼的写真照。」
《漢語大詞典》:鹰瞬(鷹瞬)
像老鹰一样四下转盼。形容锐利而机灵的目光。 唐 符载 《剑南西川幕府诸公写真赞·徐将军进朝》:“庞首箕口,虎头鹰瞬。”参见“ 鹰瞵虎视 ”。
《漢語大詞典》:鹰瞵虎视(鷹瞵虎視)
像鹰和虎一样凶狠贪婪地注视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英特战役》:“百餘年来,其鹰瞵虎视雄踞全球者,其伎俩亦可见矣。” 张继煦 《〈湖北学生界〉叙论》:“鹰瞵虎视者数强国,四顾皇皇,无所用其武。”亦作“ 鹰瞵虎攫 ”。 赵汉卿 《宣言书》:“列强鹰瞵虎攫,日迫一日,动輒以兵事相恐吓。”
《漢語大詞典》:掷目(擲目)
投以目光。 汉 徐干 中论·谴交:“然掷目指掌,高谈大语,若此之类,言之犹可羞,而行之者不知耻,嗟乎,王教之败乃至於斯乎!”
分類:目光
《漢語大詞典》:鼠眼
老鼠的眼睛。老鼠眼小突出,目光鬼祟,因常用以形容心术不正之人的鄙陋相。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安老爷 一看,见那人生得大鼻子,高颧骨,一双鼠眼,几根黄鬚,看去就不像个安分之徒。” 马季 《父与子》:“他那脑袋长的圆了瓜儿,长了咕耐,方了巴拉,总之尖嘴猴腮,贼眉鼠眼。”
《國語辭典》:饧眼(餳眼)  拼音:xíng yǎn
半睁半闭著眼。《西游记》第二三回:「只见那妇人出厅迎接,八戒饧眼偷看。」《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见凤姐如此打扮,一发酥倒,因饧了眼问道:『二哥哥怎么还不回来?』」
《漢語大詞典》:鹗睨(鶚睨)
形容勇士的目光锐利。 唐 李白 《大猎赋》:“行甝号以鶚睨兮,气赫火而敌烟。” 王琦 注:“言猎徒勇健,其声猛如虎之号,其视精如鶚之睨也。”
《漢語大詞典》:爱眼(愛眼)
(1).慈爱的目光。《华严经》卷二五:“大慈大悲爱眼等视众生。”
(2).爱护眼睛。 唐 卢仝 《月蚀诗》:“吾见患眼人,必索良工诀;想天不异人,爱眼固应一。”
《漢語大詞典》:盼瞩(盼矚)
流转的目光。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骄爱生盼瞩,声媚起朱脣。”
分類:流转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