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盟国(盟國)  拼音:méng guó
互结为同盟条约的国家。《大宋宣和遗事。利集》:「朔方之兵,遂致轻举,败我盟国,失我邻好。」也称为「盟邦」。
《國語辭典》:同盟国(同盟國)  拼音:tóng méng guó
1.缔结同盟条约或参加某一同盟条约的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奥、义三国同盟,称为「同盟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联合对抗德、日、义三轴心国的国家,包括中、美、英、法、苏等国。
《高级汉语词典》:不结盟国家  拼音:bù jié méng guó jiā
指执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参加不结盟会议的国家
《國語辭典》:与国(與國)  拼音:yǔ guó
友邦,相交好的国家。《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漢語大詞典》:权与(權與)
犹盟国。管子·轻重甲:“重籍其民者失其下,数欺诸侯者无权与。”
分類:权与盟国
《國語辭典》:盟邦  拼音:méng bāng
互结同盟条约的国家。也称为「盟国」。如:「邻近国家为和平计,缔结为盟邦。」
分類:盟国
《漢語大詞典》:敌与(敵與)
敌国和盟国。管子·八观:“计敌与,量上意,察国本。”
分類:敌国盟国
《漢語大詞典》:三八线(三八綫)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盟国协议以 朝鲜 国土上北纬38°线作为 苏 美 两国对 日 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 日本 投降后就成为 南朝鲜 和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的临时分界线,通称“三八线”。 毛泽东 《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第一,和 朝鲜 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
(2).指一般分界线。 胡廷楣 《小小戏台》:“记得我们班上有个淘气的男生,分男女生,分得最厉害了。除了桌上天天要划三八线之外,出去春游什么的从来不和女生拉手。”
《国语辞典》:东柏林(东柏林)  拼音:dōng bó lín
East Berlin
城市名。西元一九四九年起,违背美、苏、法、英四联盟国协定,由苏联策划,成为东德首都。至一九九○年十月才与西柏林统一。参见「柏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