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丰悴(丰悴)  拼音:fēng cuì
盛衰。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耶。」
分类:盛衰
《漢語大詞典》:荣槁(榮槁)
盛衰。亦指仕途的升沉。 清 孙枝蔚 《饮酒二十首和陶韵》之十一:“昨逢醉乡人,颇亦轻荣槁。借问何所业,但言种秫好。”
《漢語大詞典》:盈歇
犹盛衰。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年貌不可还,身意会盈歇。”
分類:盛衰
《漢語大詞典》:洿隆
(1).高低。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洿隆殊途,亦飞之极。”
(2).指世事的盛衰或政治的兴替。《魏书·食货志》:“是以三典所同,随世洿隆;贰监之行,从时损益。”晋书·礼志中:“世有险易,道有洿隆,所遇之时异,诚有由然,非忽礼也。” 清 魏源 《〈皇朝经世文编〉叙》:“人积人之谓治,治相嬗成今古,有洿隆、有敝更之谓器与道。”
《漢語大詞典》:夷隆
犹盛衰。文选·班固〈两都赋序〉:“道有夷隆,学有粗密。” 吕延济 注:“夷,平;隆,盛也。言代有平盛,学者随时精粗,不可齐也。”
分類:盛衰
《漢語大詞典》:隆弊
兴废;盛衰。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敢问《郑》《雅》之体,隆弊所极,风俗移易,奚由而济。” 晋 陆机 《五等诸侯论》:“夫盛衰隆弊,理所固有,教之兴废,繫乎其人。”《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盖教化所由,各有隆弊,非皆善始而恶终也,事使之然。”
分類:兴废盛衰
《漢語大詞典》:荣雕(榮彫)
犹盛衰。 晋 湛方生 《怀春赋》:“夫荣彫之感人,犹色象之在镜。”
分類:盛衰
《漢語大詞典》:荣庵(榮庵)
犹盛衰。庵,通“ 奄 ”。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一:“既濯以灵波,实望与物荣庵。”
分類:盛衰
《國語辭典》:消息  拼音:xiāo xí
1.比喻荣枯盛衰。《易经。丰卦》:「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2.音信、讯息。唐。杜甫〈哀江头〉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文明小史》第三回:「已经得了外面消息,怕有考童闹事。」
3.秘密、诀窍。《水浒传》第四七回:「左来右去,只走了死路,又不晓的白杨树转湾抹角的消息。」
4.机关的枢纽。《红楼梦》第四一回:「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了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三侠五义》第六三回:「伸手一摸,似乎活的。摸了多时,可巧手指一按,只听咯噔一声,将消息滑开,却是个转身门儿。」也称为「泛子」、「消息儿」。
《國語辭典》:兴废(興廢)  拼音:xīng fèi
1.兴盛和衰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表微盛衰,殷鉴兴废。」《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上下三千馀年,兴废百千万事。」
2.复兴衰废的事物。《汉书。卷二二。礼乐志》:「衰微之学,兴废在人。」
《國語辭典》:荣枯(榮枯)  拼音:róng kū
1.草木的茂盛与枯萎。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行〉九首之四:「孰知寒暑积,僶俛见荣枯。」唐。温庭筠 题端正树诗:「草木荣枯似人事,绿阴寂寞汉陵秋。」
2.比喻人事的兴衰、穷通。《后汉书。卷一七。冯异传》:「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红楼梦》第九二回:「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
《漢語大詞典》:浮沈
亦作“ 浮沉 ”。
(1).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尔雅·释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注:“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绅 《溯西江》诗:“孤棹自迟从蹭蹬,乱帆争疾竞浮沉。” 艾青 《鱼化石》诗:“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3).随波逐流。谓追随世俗。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袁盎 病免居家,与閭里浮沉,相随行,鬭鸡走狗。”旧唐书·裴度传:“﹝ 度 ﹞及晚节,稍浮沉以避祸。” 宋 司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然不能与世浮沉,平视贵要。” 清 龚自珍 《对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资序而已。”
(4).喻升降、盛衰、得失。 汉 班倢伃 《捣素赋》:“佇风轩而结睇,对愁云之浮沉。” 三国 魏 曹植 《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文选·王僧达〈答颜延年〉诗:“结游略年义,篤顾弃浮沉。” 李善 注:“ 高诱 《淮南子》注曰:‘浮沉,犹盛衰也。’” 唐 刘复 《出东城》诗:“一为浮沉隔,会合殊未央。”明史·文苑传四·李维桢:“﹝ 维楨 ﹞浮沉外僚,几三十年。” 茅盾 《子夜》八:“好计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来。”
(5).埋没;沉沦。 宋 苏轼 《与人书》之二:“君自名臣子,才美渐著,岂復久浮沉里中?” 明 宋濂 《故绍兴路总管府金府君墓碣》:“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 清 陆嵩 《赠龚蓝生》诗:“浮沉下位不得志,眼看时事动愤懣。”
(6).出现和消失。 汉 陆贾 新语·道基:“天气所生,神灵所治,幽閒清浄,与神浮沉。” 周立波 《第一夜》:“蒙矓里,许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
(7).指书信未送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殷羡 作 豫章郡 太守。临去,都下人因寄百计函书。既至 石头 ,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称书信未送到为“浮沉”。 清 孙枝蔚 《淮渎庙楼寓作》诗:“ 扬州 虽咫尺,书信易浮沉。”
《國語辭典》:升沉  拼音:shēng chén
形容宦途的进退穷达。唐。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國語辭典》:乘除  拼音:chéng chú
1.乘法与除法,泛指计算。《老残游记》第一一回:「无论你加减乘除,怎样变法,总出不了这正、负两个字的范围。」
2.荣衰、消长。唐。韩愈〈三星行〉:「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馀。」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几回家听鸡鸣,起身独夜舞,想古来多少乘除。」
3.衡量、计划。《醒世姻缘传》第二四回:「谁知天地爷他自另有乘除,别有耳目,使出那居高听卑的公道。」
《國語辭典》:沉浮  拼音:chén fú
1.随波起伏。唐。曹松 岳阳晚泊诗:「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沉浮。」
2.盛衰、消长。《淮南子。原道》:「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唐。储光羲〈渔父词〉:「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沉浮。」
3.比喻随俗变迁、随波逐流。《史记。卷一二四。游侠列传。序》:「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久孤于世,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抱朴子。外篇。正郭》:「无故沉浮于波涛之间,倒屣于埃尘之中。」
4.众多。汉。扬雄 长杨赋:「今朝廷纯仁,遵道显义,并包书林,圣风云靡,英华沉浮,洋溢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