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指
(1).向上竖起。用以形容盛怒之人的头发。庄子·盗跖:“ 盗跖 闻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史记·项羽本纪:“﹝ 樊噲 ﹞瞋目视 项王 ,头髮上指,目眥尽裂。” 清 杨宾 《金赤莲姜日千等招饮燕山客舍》诗:“激昂慷慨髮上指,高歌击筑旁无人。”
(2).见“ 上旨 ”。
《漢語大詞典》:上旨
亦作“ 上指 ”。 君上的意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史记·酷吏列传:“﹝ 张汤 ﹞於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銖钱,笼天下盐铁。”后汉书·宋均传:“每有駮议,多合上旨。”宋书·礼志二:“虽幽遐侧微,心无壅隔。人情上通,上指远喻。”
分類:君上意旨
《漢語大詞典》:威怒
犹震怒,盛怒。吕氏春秋·审分:“因用威怒,有司必诽怨矣。”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迁威怒於路人,加暴害於士友。”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威怒如雷霆,容覆如天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溯自皇上帝造有天地以来,皇上帝大发威怒屡矣,尔世人还未知乎?”
《漢語大詞典》:赫斯
(1).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郑玄 笺:“赫,怒意。”斯,语助。后因以“赫斯”指帝王盛怒貌。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诛。”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帝赫斯怒,秣马训兵。”
(2).引申指帝王威武奋发貌。《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光武 西伐,及 烈祖明皇帝 躬征 吴 蜀 ,皆所以奋扬赫斯,震耀威武也。”《晋书·乐志下》:“我皇赫斯,致天诛。”旧唐书·宪宗纪赞:“ 贞元 失驭,羣盗箕踞。 章武 赫斯,削平啸聚。”
《漢語大詞典》:眦裂(眥裂)
目眶瞪裂。形容盛怒。语本史记·项羽本纪:“﹝ 樊噲 ﹞瞋目视 项王 ,头髮上指,目眥尽裂。” 唐 柳宗元 《韦道安》诗:“一闻激高义,眥裂肝胆横。”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 子琦 谓 巡 曰:‘闻公督战大呼,輒眥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一·山东某生梦游地狱:“ 山东 某生者……见世间有不平事,则眥裂髮指。”
分類:容盛盛怒
《漢語大詞典》:奋怒(奮怒)
震怒,盛怒。《汉书·王莽传上》:“忠臣孝子莫不奋怒。” 宋 苏洵 《吴道子画五星赞》:“赫烈奋怒,木石焚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斫蟒:“见兄被噬,遂奋怒出樵斧,斫蟒首。” 许地山 《无法投递之邮件》:“他底脸黄瘦得可怕,除掉心情的奋怒和哀伤以外,肉体上底饥饿、疲乏和感冒,都聚在他身上。”
分類:震怒盛怒
《國語辭典》:翕赫  拼音:xì hè
盛大的样子。《汉书。卷九七。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传》:「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扬光烈之翕赫兮,奉隆宠于增成。」《文选。扬雄。甘泉赋》:「翕赫曶霍雾集而蒙合兮,半散昭烂粲以成章。」
《漢語大詞典》:霆威
雷霆之怒,盛怒。 清 李渔 《慎鸾交·厌贫》:“富能敌贵,把黄金掷冠;财能清忿,把霆威变欢。”
分類:盛怒
《漢語大詞典》:齽齘
切齿盛怒貌。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州县缮甲厉兵,掎角相从,皆蛮之深讐,虽女子能齽齘薄贼,况彊夫烈士哉。”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孤忠肯把平生坏,怎得离齽齘。愿皇天鉴佑脱非灾,一扫浄氛埃。”
分類:切齿盛怒
《漢語大詞典》:敦圉
盛怒貌。文选·扬雄〈甘泉赋〉:“蛟龙连蜷於东厓兮,白虎敦圉乎 崑崙 。” 李善 注:“敦圉,盛怒貌。”
《漢語大詞典》:血怒
谓愤怒已极。人盛怒则热血上涌,故云。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二:“ 泚 于 宣政殿 僭即大位,愚智莫不血怒。”
分類:愤怒盛怒
《漢語大詞典》:电怒(電怒)
震怒,盛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鉦鼓大作,虎士电怒,风烈火扬,城摧众陷。”
分類:震怒盛怒
《國語辭典》:铁青(鐵青)  拼音:tiě qīng
青黑色。通常用来形容人生气、恐惧或生病时的脸色。如:「看他摆了一张铁青的脸,我那敢惹他?」
《漢語大詞典》:震恚
大怒,盛怒。 宋 文同 《石姥赋》:“皇忽寤而震恚兮,烈罪目而尔数。”
分類:大怒盛怒
《漢語大詞典》:暴跳
(1).猛烈地跳脚。形容盛怒或急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他儿子去了许久,方才醒来,任从气恼暴跳,终是无法可施。”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二章:“‘摘下他的枪!’副队长在旁边暴跳。”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 刘胜 跟 小王 同时暴跳起来,同时走到 李振江 跟前。”
(2).剧烈地跳动。 郭小川 《山中》诗:“那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的树丛里,也隐藏过我这颗暴跳的心。”
《國語辭典》:发话(發話)  拼音:fā huà
1.开口说话。《水浒传》第三三回:「花荣上了马,绰鎗在手,口里发话道……。」《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幸亏孔君明生有强性……听了此言不以为然,便发话道……。」
2.气冲冲的说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吴氏倍加扫兴,忿怒不已,眼不交睫,直到天明。见了达生,不觉发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