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盗徒
盗财
盗案
盗居
盗窟
盗剽
盗丘
盗肉
盗主
失盗
正盗
化盗
盗迹
盗铃
盗名字
《漢語大詞典》:盗徒(盜徒)
亦作“盗徒”。
(1).犯有盗窃罪的役徒。后汉书·张酺传:“长吏有杀盗徒者, 酺 輒案之,以为令长受臧,犹不至死,盗徒皆飢寒佣保,何足穷其法乎!”
(2).盗贼。 梁羽生 《萍踪侠影》第三回:“﹝ 云蕾 ﹞打定主意,想去跟踪这两个盗徒。”
《漢語大詞典》:盗财(盜財)
(1).盗窃财物。《淮南子·说山训》:“以非义为义,以非礼为礼,譬犹倮走而追狂人,盗财而予乞者。”宋史·刑法志二:“臣闻敕下 京东 、 西 灾伤州军,如贫户以饥偷盗斛斗因而盗财者,与减等断放,臣窃以为非便。”
(2).盗贼的财物。 清 袁枚 《复两江制府策公问兴革事宜》:“且以忠恕之道待捕役,势有不得不取盗财者。”
《國語辭典》:盗案(盜案)  拼音:dào àn
强盗窃匪夺取他人财物的案件。如:「社会风气败坏,盗案频传。」
分類:抢劫案件
《漢語大詞典》:盗居(盜居)
窃据。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兵益盛,进军 界桥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略》:“ 长沙 太守 孙坚 ,前领 豫州 刺史,驱走 董卓 ,扫除陵庙,其功莫大; 绍 令 周昂 盗居其位,断絶 坚 粮,令不得入,使 卓 不被诛。”
分類:窃据
《國語辭典》:盗窟(盜窟)  拼音:dào kū
强盗土匪聚集的巢穴。如:「那些无恶不作的盗匪,他们的盗窟就在山的那一边。」
《漢語大詞典》:盗剽(盜剽)
(1).剽窃。亦用为拟作之谦词。 清 刘大櫆 《〈汪在湘文集〉序》:“余穷无所用於世,宴居独处,尝取三代 秦 汉 以来贤人志士之所为文章伏而读之,慨然想见其用心,欣然有慕乎作者之能事,间亦盗剽倣效,拟作以自娱嬉。”
(2).抢劫。 林纾 《剑腥录》第十五章:“沿路有无盗剽,与其轻身触险,不如仍居此间,惟 仲兄 酌之。”
《漢語大詞典》:盗丘(盜丘)
对 孔丘 的贬称。庄子·盗跖:“盗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 盗丘 ,而乃谓我为 盗跖 ?”
分類:孔丘贬称
《分类字锦》:盗肉
汉书张汤传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鼠盗肉父怒笞汤汤掘熏得鼠及馀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分类:
《漢語大詞典》:盗主(盜主)
指盗窃主人财物罪。 秦 律规定盗窃主人财物罪处以黥为城旦之刑。 睡虎地 秦 墓竹简《法律答问》:“人奴妾盗其主之父母,为盗主,且不为?同居者为盗主,不同居不为盗主。”
《國語辭典》:失盗(失盜)  拼音:shī dào
丢落、失窃。如:「他的皮夹昨天失盗了。」《水浒传》第五六回:「娘子在家失盗,等候得观察,不见回来。」
《韵府拾遗 号韵》:正盗
宋史邵晔传部民张道丰等𬒳诬为劫盗晔奏其枉再系狱既而捕获正盗遂得释
《漢語大詞典》:化盗(化盜)
谓感化盗贼使为良民。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归葬旧墓,妻子得还”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太中大夫 山阴 陈嚣 ,渔则化盗,居则让邻,感侵退藩,遂成义里。”
《漢語大詞典》:盗迹(盜跡)
盗贼的行迹;盗窃的痕迹。 宋 龚开 《宋江三十六人赞序》:“彼 跖 与 江 ,与之盗名而不辞,躬履盗跡而无讳者也。” 元 袁桷 《邢氏先茔碑铭》:“檄君以问,入其室,左右视验,实无有盗跡。” 元 袁桷 《同知乐平州事许世茂墓志铭》:“其治 婺源 ,益自振剔,絶蔓探疑,明以近民,而盗跡不敢入境。”
《漢語大詞典》:盗铃(盜鈴)
见“ 盗铃掩耳 ”。
《國語辭典》:盗铃掩耳(盜鈴掩耳)  拼音:dào líng yǎn ěr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
《漢語大詞典》:盗名字(盜名字)
窃取名义和称号。后汉书·马援传:“天下反覆,盗名字者不可胜数。” 宋 苏轼 《表忠观记》:“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