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0,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盗篡
盗船
盗采
盗端
盗掘
盗夸
盗禄
盗源
盗鬻
盗竽
盗械
盗侠
盗明
盗没
穿盗
《漢語大詞典》:盗篡(盜簒)
盗窃夺取。特指臣子取代君位。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序》:“夫始於盗篡者终於即真,始称伪朝者后为正统。” 遯园 《专制之结果》:“呜呼,以四百兆积民成国、积国成天下者之公产业,为一二由战争、由盗篡、由世袭者攘为一人之私产业。”
《漢語大詞典》:盗船(盜船)
盗贼用于劫掠的船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又拿出 崔县尉 告的贜单来,把他家里箱笼,悉行搜捲,并盗船一隻,即停泊门外搭内,尽数起到了官,解送御史衙门。” 清 袁枚 《香山同知彭君小传》:“君毅然不听,饱餐士卒,扬帆竟行。行百餘里,遇盗船二隻,发炮击之,杀十餘人。” 清 黄培芳 《赎人行》:“海上盗船动盈百,东南西北候过客。”
《國語辭典》:盗采(盜採)  拼音:dào cǎi
非法开采。如:「盗采矿石」、「盗采林木」。
《漢語大詞典》:盗端(盜端)
为盗的开端。《三略·上略》:“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
分類:开端
《漢語大詞典》:盗掘(盜掘)
亦作“盗掘”。 犹盗发。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读了〈记殷周殉人之史实〉》:“尚有随仪仗行列而殉者,被盗掘者混乱,数无定。” 潘絜兹 《敦煌的故事》第五章:“他们测绘地图,盗掘文物,研究地质、气象、民俗、方言等等,作种种间谍和罪恶的活动。” 栗斯 《唐诗故事》第一集二:“盗掘 乾陵 时,正好遇上大雷雨,盗掘的人认为是神灵震怒,惊恐逃散。”参见“ 盗发 ”。
《漢語大詞典》:盗发(盜發)
(1).私下非法发掘。史记·酷吏列传:“会人有盗发 孝文 园瘞钱,丞相 青翟 朝,与 汤 约俱谢。”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五:“ 娥 比舍有 蔡仲 ,闻 娥 富,谓殯当有金寳,乃盗发冢,求金。” 清 洪颐煊 《校正〈穆天子传〉序》:“穆天子传六卷, 晋 太康 二年, 汲县 民盗发 魏襄王 墓中所得竹书也。”
(2).私自开拆;私下泄露。后汉书·窦武传:“ 瑀 盗发 武 奏。”宋书·郑鲜之传:“上言传詔 罗道盛 輒开牋,遂盗发密事。”
《漢語大詞典》:盗夸(盜誇)
犹盗魁。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老子:“服文綵,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王弼 注:“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财皆盗夸也。” 魏源 本义:“盗夸韩非子作‘盗竽’。案:古韵虞、麻通用,则‘竽’、‘夸’皆协韵。説文‘竽’、‘夸’皆亏声。盖篆文‘于’作‘亏’,是以形近致误。” 高亨 正诂:“‘夸’、‘竽’同声系,古通用。据 韩 説,盗竽犹今言盗魁也。竽以乐喻,魁以斗喻,其例正同。”一说,强盗为服饰以夸于人。 河上公 注:“百姓不足而君有餘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也。”参见“ 盗竽 ”。
见“ 盗跨 ”。
《國語辭典》:盗竽(盜竽)  拼音:dào yú
窃盗的首领。《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资货有馀者,是之谓盗竽矣。」
《漢語大詞典》:盗跨(盜跨)
亦作“ 盗夸 ”。 犹盗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苦力策观,倾资夐居,未几有之,俄然身灭,名实所收,不出盗跨。构馆栖神象,渊然幽穆,形从其微,神随之远,微则应清,远则福妙,盗跨与道,孰为优乎!” 金史肃 《感兴》诗:“避俗嫌高絶,干荣耻盗夸,居贫偶从仕,学道不忘家。”参见“ 盗夸 ”。
《漢語大詞典》:盗禄(盜禄)
窃取禄位。亦指窃取禄位之人。魏书·高祖纪下:“主者弹劾不肖,明黜盗禄。”
分類:窃取禄位
《漢語大詞典》:盗源(盜源)
亦作“盗源”。 盗贼发生的根源。 宋 刘敞 《患盗论》:“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明史·朱纨等传赞:“ 朱紈 欲严海禁以絶盗源,其论甚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严禁赌博》:“赌博者,盗贼之媒也。始而荡废家财,既而潜行偷窃,及至胆大手滑,而公然以刦盗终矣。故欲禁盗源先严赌博。”清史稿·长顺传:“﹝ 光绪 ﹞十四年,出为 吉林 将军。既蒞事,賑菑荒,维圜法,均釐榷,澄吏治,清盗源,整旗务,境内一切皆治办。”
分類:盗贼根源
《漢語大詞典》:盗鬻(盜鬻)
犹盗卖。新唐书·食货志四:“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傜。盗鬻者论以法。”宋史·王博文传:“负海有盐场,岁饥,民多盗鬻,吏捕之輒抵死。” 清 汪琬 《乡饮宾徐府君墓志铭》:“羣从有盗鬻先世义田者,復率众捐橐中金赠以供岁祀。”
《國語辭典》:盗竽(盜竽)  拼音:dào yú
窃盗的首领。《韩非子。解老》:「大奸作则小盗随,大奸唱则小盗和。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故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资货有馀者,是之谓盗竽矣。」
《漢語大詞典》:盗夸(盜誇)
犹盗魁。指取富贵或名位不以其道者。老子:“服文綵,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王弼 注:“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夸而不以其道得之,窃位也。故举非道,以明非道财皆盗夸也。” 魏源 本义:“盗夸韩非子作‘盗竽’。案:古韵虞、麻通用,则‘竽’、‘夸’皆协韵。説文‘竽’、‘夸’皆亏声。盖篆文‘于’作‘亏’,是以形近致误。” 高亨 正诂:“‘夸’、‘竽’同声系,古通用。据 韩 説,盗竽犹今言盗魁也。竽以乐喻,魁以斗喻,其例正同。”一说,强盗为服饰以夸于人。 河上公 注:“百姓不足而君有餘者,是由劫盗以为服饰,持行夸人,不知身死家破、亲戚并随也。”参见“ 盗竽 ”。
见“ 盗跨 ”。
《漢語大詞典》:盗械(盜械)
谓因犯罪而被戴上刑具。山海经·海内经:“ 北海 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名曰 相顾之尸 。”汉书·惠帝纪:“爵五大夫、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知名者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繫。” 颜师古 注:“盗械者,凡以罪著械皆得称焉。” 汉 刘歆 《上〈山海经〉表》:“ 孝宣帝 时,击磻石於 上郡 ,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缚盗械人。”一说,“盗者,逃也。恐其逃亡,故著械也。”见汉书·惠帝纪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
《漢語大詞典》:盗侠(盜俠)
侠义之盗。 明 陈子龙 《平内盗议》:“间谍见获,率多吐实,以祈缓僇,或重赏结之,反为我用。今所获者,每闭目请死,卒不得其纤毫之情,是亦盗侠也。”亦泛指巨盗大侠。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犹叙盗侠之事,神奸魁蠹,令人耸慑。”
分類:侠义
《漢語大詞典》:盗明(盜明)
犹掠美。谓窃取他人智慧。 汉 焦赣 《易林·谦之蒙》:“下背其上,盗明相让。”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易经》曰﹞‘良马逐’。逐,进也。言大臣得贤者谋,当显进其人,否则为下相攘善,兹谓盗明,厥咎亦不嗣,至於身僇家絶。”
《漢語大詞典》:盗没(盜没)
私自吞没。魏书·李崇传:“ 渊 表 崇 长史 祖莹 诈增功级,盗没军资。”新唐书·邢君牙传:“会吏擿簿书,以盗没宴钱五万, 君牙 怒其欺。”新唐书·虢王凤传:“征乘牛之出入市者,斥所得佐用度,然稍自盗没。”
分類:私自吞没
《韵府拾遗 号韵》:穿盗
王令诗𬒳坚诱羸兵伏锐待穿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