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立法程序  拼音:lì fǎ chéng xù
制定法律的程序。广义包括立法、制用及监督的程序,狭义专指法案的处理程序而言。
《国语辞典》:教育行政  拼音:jiào yù xíng zhèng
对于教育事业的管理与监督,以求有效而经济的实现教育目标。
《国语辞典》:金融检查权(金融检查权)  拼音:jīn róng jiǎn chá quán
金融主管机关监督管理金融机构,使之健全经营的权力。在国内设立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每年均须接受金融检查。主管机关透过金融检查,可瞭解其业务有无违规,财务是否健全,以导正金融机构经营的偏差。
《国语辞典》:台湾省政府财政厅(台湾省政府财政厅)  拼音:tái wān shěng zhèng fǔ cái zhèng tīng
台湾省政府所属财政的机构。掌理省公库收支、本省银行业务及金融市场的管理、监督等全省财政事务。自民国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起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后,台湾省政府财政厅已并入财政部。
《国语辞典》:台湾省政府警政厅(台湾省政府警政厅)  拼音:tái wān shěng zhèng fǔ jǐng zhèng tīng
台湾省政府所属的机构,受内政部警政署指挥监督,掌理全省警察行政的计画、民众的组织、外侨的保护、戒严法令的施行、刑事及违警案件的侦讯与处理等事务。前身为警务处,但已于民国八十六年改为警政厅。又八十八年七月一日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后,台湾省政府警政厅已并入内政部警政署。
《国语辞典》:交通部电信总局(交通部电信总局)  拼音:jiāo tōng bù diàn xìn zǒng jú
监督、辅导电信事业并办理电信监理的机关单位,隶属于交通部。民国三十二年,交通部将以前的电报局、电话局合并改组为电信局,统办各种电报、电话业务,扮演行政监督与电信事业经营之双重角色。后为因应电信自由化潮流,于民国八十五年七月起,主要负责国家电信政策之设计、电信市场之管理监督,而将业务部门改制为国营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国语辞典》:信任投票  拼音:xìn rèn tóu piào
内阁制国家议会对内阁或政府监督的方式之一。议会对组阁或政府政策有异议时,可用投票方式表示对内阁或政府信任或不信任。
《国语辞典》:地方议会(地方议会)  拼音:dì fāng yì huì
由地方公民选举代表,组成监督该地方政府行政事务的议会。如新北市议会、新竹县议会。如:「执政党的议员在地方议会中占多数席次,取得主导地位。」
《国语辞典》:考工令  拼音:kǎo gōng lìng
职官名。汉时负责打造兵器及监督织绶的官吏。
《国语辞典》:监察人(监察人)  拼音:jiān chá rén
公司法称股份有限公司中,负责监督董事会执行业务及会计等事项的人。经由股东大会就股东中选任。
《国语辞典》:控制室  拼音:kòng zhì shì
利于指挥操纵或监督全盘作业过程的场所。多设有控制盘及通讯设备。
《國語辭典》:督导(督導)  拼音:dū dǎo
监督指导。如:「为了让这出戏演好,他督导得非常严格。」
《漢語大詞典》:督看
监督检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乡下人见是官分付的,不敢违拗,哭哀哀的脱下衣服去揩。他又叫把轿子抬近衣庄门口,亲自督看。”
《漢語大詞典》:董作
监督工程。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庆历 中, 河 决北都 商胡 ,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 郭申锡 亲往董作。” 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异:“ 元丰 二年,道士 陶智仙 营一舍,令门人 陈若拙 董作。”
《國語辭典》:保护人(保護人)  拼音:bǎo hù rén
对经专科医师诊断或鉴定为严重之病人负监督与保护责任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