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越狱(越獄)  拼音:yuè yù
犯人自狱中逃走。《水浒传》第三○回:「此时武松得松宽了,已有越狱之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纵囚越狱,典守者不得辞其责!」
《漢語大詞典》:北寺狱(北寺獄)
东汉 黄门署属下的监狱。主鞫禁将相大臣。因署在宫省北,故名。后汉书·千乘贞王刘伉传:“ 嘉平 元年,遂收 颯 送北寺狱。” 李贤 注:“北寺,狱名,属黄门署。”后汉书·李云传:“帝得奏震怒,下有司逮 云 ……送黄门北寺狱,使中常侍 管 霸 与御史廷尉考之。”
《國語辭典》:囚犯  拼音:qiú fàn
被监禁的罪犯。《老残游记》第二○回:「谁不知道的?两个人一路逃得来的囚犯!」《文明小史》第四二回:「老头子看看儿子手上,脚上,傢伙都已上好了,好好的一个洋装儿子,如今成囚犯一样,看来怎不伤心?」
《漢語大詞典》:西牢
旧时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 中国 租界上设立的监狱。 鲁迅 《三闲集·“革命军马前卒”和“落伍者”》:“﹝ 邹容 ﹞后来从 日本 回国,在 上海 被捕,死在西牢里了。”
《国语辞典》:铺头(铺头)  拼音:pū tóu
看守监狱的主管。《彭公案》第一三九回:「铺头告诉禁卒,把他给鞭起来。」
《漢語大詞典》:仓狱(倉獄)
仓库及监狱。后汉书·郎顗传:“坚仓狱,备守卫。”
分類:仓库监狱
《國語辭典》:保宫(保宮)  拼音:bǎo gōng
1.职官名。汉武帝太初元年将居室更名为保宫,为少府的属宫。
2.保宫下属的官署。为拘禁犯罪官吏的监狱。《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國語辭典》:收监(收監)  拼音:shōu jiān
收押于狱中,即关进监狱。《老残游记》第五回:「今儿可否将他们先行收监?明天定有几个死的,等站笼出了缺,将他们补上。」《文明小史》第三七回:「那知枪的机关不灵,还未放出,已经被他拿住。当时送到历城县里暂行收监。」
分類:监狱
《國語辭典》:劫狱(劫獄)  拼音:jié yù
把犯人从监狱中劫夺出来。如:「此间关的是重大刑犯,戒备森严,以防劫狱。」
《國語辭典》:提牢  拼音:tí láo
1.明、清时掌管刑部牢狱、稽核罪因等事的官。参见「提牢官」条。
2.管理牢狱。《醒世姻缘传》第一四回:「那个提牢的刑房书办张瑞风,见珍哥标致,每日假献殷勤,著实有个算计之意。」
《国语辞典》:发监(发监)  拼音:fā jiān
发送到监狱去执刑。如:「昨天他已从土城看守所发监到龟山了。」
分类:发送监狱
《國語辭典》:吃官司  拼音:chī guān si
遭人控告,涉入诉讼。《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这个女儿不受福德,却跟一个碾玉的待诏逃走了。前日从湖南潭州捉将回来,送在临安府吃官司。」《文明小史》第三二回:「咱们发财是发财,吃官司是不免的,依俺主意,还是放一把火烧他们娘的精光,也就没处查究了。」
《國語辭典》:福舍  拼音:fú shè
寺庙。南朝梁。王琰《冥祥记。赵泰》:「其家为其于塔寺中悬幡烧香,解救其罪,可出福舍。」
《漢語大詞典》:福堂
(1).福德聚集的地方。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皇天祐助,前沉后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汉 牟融 《理惑论》:“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魏书·刑罚志:“夫人幽苦则思善,故囹圄与福堂同居。”
(2).指监狱或囚系犯人的地方。 明 胡侍 《真珠船》卷三:“余向繫锦衣狱,覩壁上有大书‘福堂’字甚伟……近閲吴越春秋,大夫 文种 祝词有云‘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因知出处。”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世有视终 南为 捷径,而絶裾不顾,藉槛车为福堂,而係颈自甘者,彼何人哉!”
《漢語大詞典》:里监(裏監)
清 代监狱中囚禁重犯的牢房。因多设于牢狱深处,故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此辈兇徒,应置重监。若未经审结,须牢加杻锁,止繫里监,不得概置黑狱。”参阅《清会典·刑部四·尚书侍郎职掌四》
《漢語大詞典》:铺监(鋪監)
旧时监狱勒索犯人钱财的名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牢头开帐派出使费,名曰铺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