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御 → 禦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四衙门
感激流涕
和事天子
八府巡按
科道两衙门
《漢語大詞典》:四衙门(四衙門)
明 代指吏部、翰林院、六科给事中及各道监察御史; 清 代去吏部,加詹事府。是当时所谓“清要”衙门。儒林外史第十回:“向在京师,蒙各部院大人及四衙门的老先生请个不歇。”
《国语辞典》:感激流涕  拼音:gǎn jī liú tì
非常感动的样子。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右仆射王公神道碑〉:「尝阅诗至蓼莪篇,感激流涕。」也作「感激涕零」、「感激涕泗」。
《國語辭典》:和事天子  拼音:hé shì tiān zǐ
唐代中宗因不辨是非对错,只一味的敷衍和稀泥,故时人称之为「和事天子」。《资治通鉴。卷二○九。唐纪二十五。中宗景龙三年》:「至是,楚客更愤怒作色,自陈忠鲠,为琬所诬。上竟不穷问,命琬与楚客结为兄弟以和解之,时人谓之『和事天子』。」
《漢語大詞典》:八府巡按
巡按之名,起于 明 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 张太太 又问他説:‘我们姑爷儿今个这就算八府巡按了不是呀?’” 巴金 《家》十二:“我说我要发狠读书,只要将来做了八府巡按,妈也就可以扬眉吐气了。”
《漢語大詞典》:科道两衙门(科道兩衙門)
明 清 时,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官署合称“科道两衙门”。 明 周晖 《金陵琐事·雅谑》:“ 张江陵 鈐束科道两衙门,官不敢扬眉吐舌略陈异己之説。” 清 李渔 《怜香伴·欢聚》:“翰林院并科道两衙门各位老爷,都在堂上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