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盐馀(鹽餘)  拼音:yán yú
民国二年善后借款,以盐税为偿还外债本息的担保,每年提偿后所馀的款,拨归政府收用,称为「盐馀」。
《漢語大詞典》:鹾策
对盐务的筹划。筴,同"策"。
分類:盐务筹划
《漢語大詞典》:盐运判(鹽運判)
盐运使属下管理某一地区盐务的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不多两年,他便改捐了个盐运判,到 两淮 候补,近来听説可望补缺了。”参见“ 盐运使 ”。
《國語辭典》:盐运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职官名。掌一区盐务。民国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盐运使公署与盐务稽核分所合并,改组为盐务管理局。简称为「运司」。也称为「盐运司」。
《國語辭典》:盐运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职官名。掌一区盐务。民国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盐运使公署与盐务稽核分所合并,改组为盐务管理局。简称为「运司」。也称为「盐运司」。
《漢語大詞典》:盐运同(鹽運同)
盐运使属下的地区盐务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我们局里前几年,上头委了一个盐运同来做总办。”参见“ 盐运使 ”。
《國語辭典》:盐运使(鹽運使)  拼音:yán yùn shǐ
职官名。掌一区盐务。民国二十六年裁撤,由各地盐运使公署与盐务稽核分所合并,改组为盐务管理局。简称为「运司」。也称为「盐运司」。
《漢語大詞典》:盐捕分府(鹽捕分府)
旧时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忽然前面一对高灯,又是一对提灯,上面写的字是‘盐捕分府’。”
《漢語大詞典》:盐差(鹽差)
派往各地办理盐务的官吏。清史稿·食货志四:“盐臣差遣稍迟,前任盐差於徵完本年课银外,又重徵新盐。”清史稿·食货志四:“三藩之变, 滇 铜隔阻,派各盐差採买捐办,水脚又五万。”
《漢語大詞典》:盐署(鹽署)
掌管盐务的官署。宋书·州郡志一:“ 南沙 令,本 吴县 司盐都尉署。 吴 时名 沙中 。 吴 平后,立 暨阳县 ,割属之。 晋成帝 咸康 七年,罢盐署,立以为 南沙县 。”
《國語辭典》:巡商  拼音:xún shāng
古时受官厅委派,巡行各地查缉私盐的商人。《儒林外史》第十八回:「你是本分府盐务里的巡商,怎么黑夜吃得大醉,在街上胡闹?」
《漢語大詞典》:鹾筴(鹺筴)
对盐务的筹划。筴,同“ 策 ”。 明 王世贞 《寄郜侍御郜时以按鹾山西有所论劾不合移疾归魏》之一:“懒不谈鹺筴,醒难颂酒经。”
分類:盐务筹划
《漢語大詞典》:鹾院(鹺院)
掌管盐务的官署。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 咸通 末, 郑浑之 为 苏州 録事, 谈銖 为鹺院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盐课》:“及至鹺院查提残引,杳无踪跡。”
《漢語大詞典》:醝院
主管盐务的机构。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上:“有 归评事 任 江陵 醝院,常怀卹士之心。”一本作“ 鹺院 ”。
《漢語大詞典》:票引
盐票和盐引。 明 清 部分地区施行票法的一种盐务管理制度。即官府向盐商课税后所发给的定额贩盐凭证。由部印颁者称引,由盐政填给者称票。 清 丁晏 《书包倦翁安吴四种后》:“ 倦翁 必欲变漕运为海道,变官盐为票商,狃目前之利。驯至海运票引既成,而漕艘盐船水手捆工,数十万之閒民,嗷嗷无食,其势不为盗贼不止。”
《漢語大詞典》:厘盐(釐鹽)
谓治理盐务。 清 曾国藩 《槐阴书屋图记》:“又督漕 於潞河 ,釐盐於 天津 ,荡涤田赋积亏於 两浙 。”
分類:治理盐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