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细嫩(细嫩)  拼音:xì nèn
形容人的皮肤光滑润泽。如:「婴儿的皮肤很细嫩。」
《国语辞典》:纹身(纹身)  拼音:wén shēn
在身体皮肤上刺染各种图案。也作「刺青」、「文身」。
《漢語大詞典》:朱砂记(硃砂記)
人皮肤上的红色胎记。《水浒传》第十四回:“ 晁盖 把灯照那人脸时,紫黑阔脸,鬢边一搭硃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水浒传》第十四回:“那汉道:‘小人姓 刘 ,名 唐 ,祖贯 东潞州 人氏;因这鬢边有这搭硃砂记,人都唤小人做“赤髮鬼”。’”
分類:皮肤红色
《国语辞典》:恶疮(恶疮)  拼音:è chuāng
中医上指无定名的疮,往往使皮肤溃烂,浸淫不止。
《国语辞典》:受器  拼音:shòu qì
接受刺激的器官。如人体的眼、耳、鼻及皮肤内皆有受器。
《国语辞典》:下皮  拼音:xià pí
1.脊椎动物皮肤的内层。介于表皮与内皮之间,由纤维的结缔组织而成,内有血管、神经、神经末梢及毛囊、汗腺及皮脂腺等。也称为「真皮」。
2.植物茎叶表皮内部的一层或数层细胞,有保护功能。
《国语辞典》:冷浴  拼音:lěng yù
以约摄氏二十度的冷水洗浴。浴后用乾毛巾摩擦皮肤,直至发红为止。可达到强化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神经机能等健身目的。
《国语辞典》:真皮  拼音:zhēn pí
脊椎动物皮肤的内层。介于表皮与内皮之间,由纤维的结缔组织而成,内有血管、神经、神经末梢及毛囊、汗腺及皮脂腺等。也称为「下皮」。
《国语辞典》:黄种人(黄种人)  拼音:huáng zhǒng rén
亚洲人种之一。皮肤色黄或深褐色,毛发黑而硬直,颧骨高起。
《漢語大詞典》:脊皮
(1).背脊上的皮肤。 艾芜 《欧洲的风》:“同时不远的山后又起着猛烈的吼叫声,不知是老虎还是豹子的,总之,令人听着就会脊皮打起栗来。”
(2).泛指身躯。《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挣的衣裳裹在自己身上,挣得银钱扁在自己腰里,挣的粮米饱了自己脊皮!”此指肚皮。
《漢語大詞典》:赤胫(赤脛)
(1).皮肤呈赤色的小腿。
(2).裸露着小腿。 宋 梅尧臣 《啼禽》诗:“安知增羞颜,赤脛衣短褐。”
《漢語大詞典》:面理
(1).脸上皮肤的纹理。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善建:“肌肤润泽,面理有光。”
(2).方言。当面评理。楚剧《葛麻》第二场:“你是个读书人,你就与他面理,他有来言,你有去语嘛!”
《國語辭典》:溃疡(潰瘍)  拼音:kuì yáng
身体内外原当完整的表面(如皮肤、胃肠道黏膜)发生较深层缺损,而产生疼痛症状或功能失常的情况(如皮肤溃疡、胃溃疡)。
《漢語大詞典》:疥虫(疥蟲)
生长在人体的皮肤下引起疥疮的寄生虫。体长约0.4毫米,椭圆扁平,身上有毛,有四对脚,脚上有吸盘。《何典》第四回:“和尚道:‘不妨,待我打发徒弟进去,连未考的疥虫替你一齐触杀便了。’”
《漢語大詞典》:铁刷(鐵刷)
(1).古代一种刑具。 五代 梁 刘守光 所制。用以刷人皮肤。新五代史·杂传·刘守光:“ 守光 素庸愚,由此益骄,为铁笼、铁刷。人有过者,坐之笼中,外燎以火,刷剔其皮肤以死。” 宋 无名氏 《擒刘鋹露布》:“置火牀铁刷之狱,人不聊生。”
(2).刷除金属器物污垢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