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点青
雪香
沥血
皮肤
发肤
皮毛
蚊虻
面皮
鳄鱼
血色
雪肤
龟坼
龟手
糜烂
皮肉
《漢語大詞典》:点青
指在皮肤上刺字或刺各种图形,填以青色。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上都街肆恶少,率髠而肤札,备众物形状……今京兆 薛公 元赏 ,上三日,令里长潜捕,约三十餘人,悉杖杀,尸于市。市人有点青者,皆灸灭之。”
《漢語大詞典》:雪香
(1).指酒。 唐 杜牧 《对花微疾不饮呈座中诸公》诗:“尽日临风羡人醉,雪香空伴白髭鬚!”
(2).香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 宋 宣和 间,宫中所焚异香有篤耨、龙涎、亚悉、金颜、雪香……之类。”参见“ 雪 ”。
(3).白花。 宋 周师厚 《洛阳花木记》:“红香梅千叶,腊梅黄千叶,紫梅千叶,雪香千叶。”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雪香吹尽树头春,谁遣西风为返魂。”
(4).茶名。 宋 方岳 《黄宰致江西诗双井茶》诗:“ 黄侯 授我以 江西 诗禪之宗派,瀹我以双井老仙之雪香。”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汤响松风三昧手,雪香雷震一枪芽。”
(5).形容美女皮肤白嫩而散发出香气。 宋 晏殊 《木兰花》词:“雪香浓透紫檀槽,胡语急随红玉腕。” 宋 王千秋 《感皇恩》词:“晓色曈曨绣帘捲,聚星歌扇,一簇雪香琼软。”
《國語辭典》:沥血(瀝血)  拼音:lì xuè
1.滴血、流血。元。郝经〈赵邈龊伏虎图行〉:「铁须张磔疑有声,赤吻沥血犹带腥。」
2.自刺皮肤使出血。古人常用以立誓以表决心。如:「沥血以誓」。《水浒传》第一一一回:「就押生禽到伪统制卓万里、和潼,就那里斩首沥血,享祭三位英魂。」
3.形容竭诚相示。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國語辭典》:皮肤(皮膚)  拼音:pí fū
包覆动物的最外层构造,人体皮肤由外而内可细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具有保护、排泄或调节体温等功用。
《漢語大詞典》:发肤(髮膚)
(1).头发与皮肤。《孝经·开宗明义》:“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忘髮肤之明戒,寻乾没於难冀。”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生员是读过圣贤书的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2).借指身体。国语·齐语:“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上:“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赐。惟髮肤是父母所生。” 明 刘基 《短歌行》:“髮肤剥削稜骨生,鲜芳菸邑成枯茎。” 章炳麟 《訄书·通谶》:“人偶万物,而视以己之髮肤,髮肤有触,夫谁不感觉?”
《國語辭典》:皮毛  拼音:pí máo
1.泛指带毛的兽皮,可用来禦寒。《庄子。让王》:「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
2.皮肤的毛孔。《黄帝内经素问。卷一○。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3.比喻事物的外表或粗浅的知识。《文明小史》第四八回:「金道台道:『这不过皮毛上的议论,至于如何办法,断非我们台面上数语所能了结。』」
《漢語大詞典》:蚊虻
亦作“蟁虻”。 一种危害牲畜的虫类。以口尖利器刺入牛马等皮肤,使之流血,并产卵其中。亦指蚊子。《后汉书·孔融传》:“性既遟缓,与人无伤,虽出胯下之负, 榆次 之辱,不知贬毁之於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李贤 注:“言蚊虻之暂过,未以为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信安 、 沧 、 景 之间多蚊虻。夏月,牛马皆以泥涂之,不尔多为蚊虻所毙。” 王闿运 《〈墨子校注〉序》:“遭时彊横,诸凶窃位,怙其势力富厚,儌一朝之幸,逞志纵欲,曾无采听,视匹夫所陈,先王之言,若蟁虻雚雀之过乎前。”《人民文学》1978年第10期:“我要让蚊虻喝光你的血,咬烂你的肉,小崽子!”
《國語辭典》:面皮  拼音:miàn pí
1.脸皮。如:「她面皮白皙。」《红楼梦》第六三回:「如今虽死,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
2.脸上的神色。《文明小史》第二九回:「太尊听了还不打紧,不料龙知县登时面皮失色,不敢说什么,只得二人同退,自去办款不提。」
《国语辞典》:鳄鱼(鳄鱼)  拼音:è yú
动物名。一种爬虫类。外形似蜥蜴,全身皮肤坚硬,前肢五趾,后肢有四趾,趾间有蹼。多生活于淡水中,游泳时,靠身体摆动及尾部拍击前进,有时似枯木浮在水面,仅露出眼睛和耳鼻。尖锐的牙齿用于捕捉咬持猎物,以蛇、鱼、龟、蟹、老鼠、兔子等为食物。
《國語辭典》:血色  拼音:xiě sè
1.红色。唐。白居易〈琵琶行〉:「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2.皮肤红润的色泽。《红楼梦》第二九回:「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摸了摸身上,只剩得一把骨头。」
《漢語大詞典》:雪肤(雪膚)
(1).洁白的皮肤。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中有一人字 太真 ,雪肤花貌参差是。” 秦牧 《艺海拾贝·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貌、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2).指白花。 宋 苏轼 《花落复次前韵》:“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
(3).指洁白的纸张。 宋 苏轼 《六观堂老人草书》诗:“苍鼠奋髯饮松腴, 剡 藤玉板开雪肤。” 王十朋 集注:“雪肤言纸之白。”
《國語辭典》:龟坼(龜坼)  拼音:guī chè
1.天旱田裂,如龟甲般的纹路。如:「接连好几个月不下雨,田地龟坼,植物也枯死了。」
2.古占卜名。
《國語辭典》:龟手(龜手)  拼音:jūn shǒu
手因寒冻或乾燥而皮肤破裂。《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西昆酬唱集。卷下。宋。刘筠。许洞归吴中诗》:「荆山待价何忧晚,龟手犹期裂地酬。」
《國語辭典》:糜烂(糜爛)  拼音:mí làn
1.毁伤溃坏。汉。王充《论衡。书虚》:「煮汤镬之中,骨肉糜烂。」也作「靡烂」。
2.蹂躏。《孟子。尽心下》:「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
《國語辭典》:皮肉  拼音:pí ròu
皮肤与肌肉。如:「车祸伤患皮肉绽裂,惨不忍睹。」《三国演义》第六八回:「皮肉肌肤,如同刀剜,盘根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