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皇城  拼音:huáng chéng
皇宫及其周围的宫城。《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
《漢語大詞典》:撅皇城,打怨鼓
见“ 撅皇城,挝怨鼓 ”。
《國語辭典》:撅皇城,挝怨鼓(撅皇城,撾怨鼓)  拼音:juē huáng chéng,zhuā yuàn gǔ
告御状。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我拚的撅皇城,挝怨鼓,插状子。」也作「撅皇城打怨鼓」。
《漢語大詞典》:帝城
京都;皇城。《汉书·陈咸传》:“即蒙 子公 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 王维 《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闕,雨中春树万人家。” 明 陈束 《都下秋雨夜饮王子长宅》诗:“安知非梦寐,相对帝城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少妇昨宵家书到,催君迎看帝城花。”
分類:京都皇城
《漢語大詞典》:玉城
(1).玉砌的城。 宋 晏殊 《秋蕊香》词:“向晓雪花呈瑞,飞徧玉城瑶砌。” 宋 陆游 《中溪》诗:“緑黛染晴嶂,白云如玉城。”
(2).皇城的美称。《群音类选·王昭君和番》:“启娘娘,我主伺候多时了,请娘娘进玉城。”
分類:玉砌皇城
《漢語大詞典》:五凤城(五鳳城)
指皇城。 唐 王维 《早朝》诗:“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
分類:皇城
《漢語大詞典》:九阙(九闕)
(1).指天宫。 南朝 齐 谢朓 《郊祀曲》:“整蹕游九闕,清簫开八埏。”
(2).指皇城。 唐 李白 《大猎赋》:“乃使神兵出於九闕,天仗罗于四野。”
分類:天宫皇城
《國語辭典》:帝阙(帝闕)  拼音:dì què
宫门。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诗:「兵符关帝阙,天策动将军。」《宋史。卷一三九。乐志十四》:「帝阙肃开,天阶坦履。」
《國語辭典》:西苑  拼音:xī yuàn
1.地名。位于北平旧皇城西华门西。本为金朝的离宫,元、明、清诸代递加修缮,明、清时在大内之西,故称为「西苑」。内有太液池、琼华岛、广寒殿诸胜。
2.隋炀帝大业初所筑的园林。今河南省洛阳县西。周围二百里,台观宫殿,华丽非常。也称为「芳华苑」、「会通苑」、「禁苑」、「紫苑」。
《漢語大詞典》:皇居
(1).皇宫。亦指皇城。 汉 孔融 《荐祢衡表》:“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寳。” 南朝 宋 颜延之 《直东宫答郑尚书》诗:“皇居体寰极,设险祇天工。”旧唐书·牛徽传:“国步方艰,皇居初復。” 清 曹寅 《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日高开彩仗,春色满皇居。”
(2).犹天下,全国。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京师正得皇居之中, 黄 汴 环流,漕运储廪,可仰亿万。”原注:“皇居,一作天下。”
《國語辭典》:御河  拼音:yù hé
1.御用的河道。
2.河川名:(1)在山西省大同县东北。(2)玉泉的别名,参见「玉泉」条。
《國語辭典》:南内(南內)  拼音:nán nèi
1.唐代长安的兴庆宫。在蓬莱宫之南,原系玄宗为藩王时故宅,故称为「南内」。《新唐书。卷七七。后妃传下。贞献萧太后传》:「帝每日问安及岁时庆谒,率繇复道至南内,群臣及命妇诣宫门候起居。」唐。白居易〈长恨歌〉:「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2.南宋皇帝居住的殿宇。《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志六。宫室》:「皇帝之居曰殿,总曰大内,又曰南内。」元。周密《武林旧事。卷七。乾淳奉亲》:「官家恭请太上、太后来日就南内排当。」
3.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称为「南内」。乃英宗为上皇时所居。清。孔尚任《桃花扇》续四○出:「南内汤池仍蔓草,东陵辇路又斜阳。」
《國語辭典》:前锋(前鋒)  拼音:qián fēng
1.先锋,军队的前导部队。《史记。卷九一。黥布传》:「大王宜悉淮南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军前锋。」《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遣铜仁守备带领本协人马,从石屏山直抵九曲岗,以遏其前锋。」
2.篮球、足球等球类比赛中主要担任进攻的球员。
《國語辭典》:内教(內教)  拼音:nèi jiào
1.封建时代对妇女闺门内的教育。《晋书。卷四○。杨骏传》:「后妃,所以供粢盛,弘内教也。」也作「内训」。
2.在皇城内教练武技,校阅士兵。《宋史。卷一九五。兵志九》:「帝初置内教法,旬一御便殿阅武。」
3.佛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内教多途,出家自是其一法耳。」
4.道家、佛家自称其经文。
5.熟识某种技艺、行业的人。也作「内行」。
《漢語大詞典》:北内
唐朝 国都 长安 内的皇城。宫城在北,故名。 五代 齐己 《荆渚寄怀西蜀无染大师兄》诗:“圣主降情延北内,诸侯稽首问南禪。” 唐 刘兼 《寄长安郑员外》诗:“乘醉几同游北内,寻芳多共謁东隣。”新唐书·朱泚传:“ 浑瑊 以数十骑自夹城入北内,裒兵欲击贼,闻乘舆出,遂奔 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