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拜阙(拜闕)
向皇帝居住的宫阙叩拜。表示对皇上尊敬。宋书·胡藩传:“ 毅 初当之 荆州 ,表求东道还京辞墓,去都数十里,不过拜闕。 高祖 出 倪塘 会之。” 唐 戴叔伦 《奉天拜别郑谏议》诗:“拜闕奉良图,留中沃圣謨。”《秦併六国平话》卷下:“忽一日,差使賫擎圣旨前来。 王賁 诸官拜闕已毕,展开圣旨看。”
《漢語大詞典》:献御(獻御)
指进献食物给皇上。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往年已勑郡国,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三国志·吴志·朱治传:“﹝ 治 ﹞每岁时献御, 权 答报过厚。” 唐 韩愈 《归彭城》诗:“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
《漢語大詞典》:叶县凫(葉縣鳧)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东 王乔 ,迁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后因以“叶县鳧”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唐 高适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詔宠 金门 策,官荣 叶县 鳧。”
《漢語大詞典》:钦依(欽依)
皇上依准。 明 唐顺之 《海贼分道侵突疏》:“先是 宗宪 会同臣题奉钦依,用银一万两分遣都司 何本源 ,把总指挥 邢镇 ,募 山东 兵三千名防守 江 南。”
分類:皇上上依
《漢語大詞典》:圣私(聖私)
皇上的恩私。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旧国当分閫,天涯答圣私。”
分類:皇上
《漢語大詞典》:汉酺(漢酺)
皇上赏赐给臣下的干肉,事始于 汉 ,故称。 宋 姜夔 《翠楼吟》词:“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 汉 酺初赐。”
《漢語大詞典》:设上(設上)
宴请皇上。
分類:宴请皇上
《國語辭典》:请训(請訓)  拼音:qǐng xùn
清朝时,钦差或三品以上的官员,出京上任前向皇帝叩辞,称为「请训」。
《漢語大詞典》:陈对(陳對)
臣下回答皇上的问题。后汉书·孔融传:“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詰责之。 融 陈对罪恶,言无阿挠。”清史稿·圣祖纪二:“癸卯,上御 太和门 视朝,諭大学士等详议政务闕失,僉以无弊可陈对。”
《漢語大詞典》:克什
(1).满语。原义为恩,赐予。指皇上恩赐之物。 清 郝懿行 《证俗文》卷十七:“ 满州 以恩泽为克什,凡颁赐之物出自上恩者,皆谓之克什。”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长子次子皆郎中,入都祝嘏。赏 圆明园 听戯,赐克什。”
(2).指供品。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忽见 鶯儿 端了一盘瓜果进来,説:‘太太叫人送来给二爷吃的,这是老太太的克什。’”
《漢語大詞典》:沃言
沃心之言。旧指臣下向皇上进谏的有益言论。 宋 岳珂 桯史·任元受启:“造膝沃言,天下咸受其阴赐。”参见“ 沃心 ”。
《漢語大詞典》:沃心
谓使内心受启发。旧多指以治国之道开导帝王。语出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 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梁书·武帝纪下:“治道不明,政用多僻,百辟无沃心之言,四聪闕飞耳之听。”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长史诰》:“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 清 顾炎武 《答徐甥公肃书》:“身当史局,因事纳规,造厀之謨,沃心之告,有急於编摩者,固不待汗简奏功,然后为千秋金镜之献也。”
《漢語大詞典》:枝大于本(枝大於本)
树枝比树干大。比喻臣下势力超过皇上。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灌夫 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 潁川 ,凌轢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國語辭典》:天地君亲师(天地君親師)  拼音:tiān dì jūn qīn shī
儒家五种至尊的伦常。即天、地、国君、双亲、老师。
《国语辞典》:龙袖娇民(龙袖娇民)  拼音:lóng xiù jiāo mín
皇上所喜爱的人。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俺本是凤城中黎庶,端的做龙袖里娇民。」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你本是龙袖里娇民,堪可做朝中宰相。」也作「笼袖娇民」。
《国语辞典》:金牌虎符  拼音:jīn pái hǔ fú
金牌,皇上所颁赠的信物。虎符,古代军人当作信物的虎形兵符。金牌虎符指皇帝赐予宠信的臣子或功臣,使其可行使最高权力的信物。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我将这金牌虎符都袖褪者,唤相公早醒些,快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