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臣官
泛指群臣百官。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 秦 兼天下,建皇帝之号,改立臣官。 汉 因循而不革,从简易随时之宜。”
分類:百官
《國語辭典》:地府  拼音:dì fǔ
阴间。唐。贾岛〈哭卢仝〉诗:「天子未辟召,地府谁来追。」
《漢語大詞典》:簉羽
排列齐整,若飞鸟的羽翅。比喻古代百官朝见时仪仗行列整齐。新唐书·上官仪传:“ 仪 曰:‘接武 夔 龙 ,簉羽鵷鷺,岂 雍州 判佐比乎?’” 明 邵璨 《香囊记·琼林》:“报国丹心务秉忠,愿追踪 伊 吕 ,簉羽 夔 龙 。” 清 纳兰性德 《范彦龙古意》诗:“簉羽鵷鷺序,接迹 夔 龙 儔。”
《漢語大詞典》:追班
谓百官按位次排列谒见皇帝。 宋 王得臣 麈史·朝列:“凡朝会必集於此,以待追班,然后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驾兴,歇座。百官退出殿门幕次。须臾追班,起居再坐。”宋史·赵普传:“ 太祖 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 普 ,赖 王溥 奏解之。”
《漢語大詞典》:巡使
官名。祭祀朝会时,掌察百官、正仪法、纠违失。例以御史充之。宋史·职官志四:“凡祭祀朝会,则率其属正百官之班序。 咸平 四年,以御史二人充左右巡使,分纠不如法者。文官,右巡主之,武官,左巡主之;分其职掌,纠其违失,常参班簿、禄料、假告皆主之。”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十:“余为郎官时,尝遇视朔过殿。有御史为巡使者,法当独立於殿庭之南,北向,以察百官失仪。”
《漢語大詞典》:列署
百官之署。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屯坊列署,三十有二。” 吕延济 注:“列署,百官诸曹。” 唐 王维 《送郑五赴任新都序》:“搢绅先生,居多结友,诸曹列署。”
分類:百官
《漢語大詞典》:廷见(廷見)
指百官朝见皇帝。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建 为郎中令,事有可言,屏人恣言极切;至廷见,如不能言者。”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廷见,谓於百官正朝毕集之时。”
《国语辞典》:供用  拼音:gōng yòng
供给使用。如:「这次写生比赛,画纸由主办单位统一供用。」《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诸州市牛皮角以供用,牧畜角筋脑革悉输焉。」
《漢語大詞典》:朝弁
指君王和朝廷百官。语本《诗·卫风·淇奥》:“会弁如星。” 郑玄 笺:“天子之朝服皮弁。” 孔颖达 疏:“皮弁,天子视朝之服,《玉藻》云‘天子皮弁以日视朝’是也。在朝君臣同服,故言天子之朝也。” 宋 沈遘 《贺冬表》之一:“臣远紆郡章,隔望朝弁,但驰存闕之悃,莫缀充庭之联。”
《漢語大詞典》:群姓
百官万民。礼记·祭法:“王为羣姓立社曰大社。” 孔颖达 疏:“羣姓,谓百官以下及兆民。言羣姓者,包百官也。”
分類:百官万民
《漢語大詞典》:物官
(1).量才授官。左传·昭公十四年:“礼新,敍旧;禄勋,合亲;任良,物官。” 杨伯峻 注:“ 贾逵 云:‘物官,量能授官也。’ 俞樾 《平议》云:‘物谓物色之也。’”
(2).谓百官之事业。国语·楚语上:“教之令,使访物官。” 韦昭 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分類:百官事业
《漢語大詞典》:待漏院
百官晨集准备朝拜之所。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旧百官早朝,必立马于 望仙 建福门 外,宰相于 光宅车坊 ,以避风雨。 元和 初,始制待漏院。”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吕许公知许州》:“明日早, 张公 令院子尽般閤子内物色归家,更不趋待漏院,只就审官东院待漏。”《水浒传》第一回:“文武百官商议,都向待漏院中聚会,伺候早朝奏闻天子。”亦省称“ 待漏 ”。 宋 苏辙 《颍滨遗老传下》:“时 微仲 为山陵使,行有日矣, 辙 见之待漏,语及 河 事。”
《漢語大詞典》:揆叙(揆敘)
《书·舜典》:“百揆时叙。”本谓百官百事承顺。后以“揆叙”为统理安排。 汉 赵岐 《〈孟子〉题辞解》:“包罗天地,揆叙万类。” 宋 曾巩 《相制三》:“惟 文昌 政本,揆叙百度,介于左省,考慎朕命,图济厥服,尔其往哉!”
《漢語大詞典》:龙师(龍師)
传说 伏羲氏 时,有龙马衔图之瑞,乃以龙名其百官师长,故曰“龙师”。左传·昭公十七年:“ 大皥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以为 宓羲 龙师名官。”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师者长也。以龙纪其官长,故为龙师。”
《國語辭典》:朝房  拼音:cháo fáng
臣子等待上朝的地方。《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徐侍郎送了庄徵君到了午门。徐侍郎别过,在朝房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