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白菜  拼音:bái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芸薹属,一或二年生草本。茎扁薄而白,叶阔大,呈淡绿色,叶柄白色,扁平。伞房状总状花序,花黄色。长角果粗厚,直立。是一种可食用的蔬菜。也称为「大白菜」、「菘菜」。
《漢語大詞典》:黑白菜
(1).白菜的一种。叶片边缘呈波浪形,多皱折,形状似鸡冠,故又称鸡冠菜。
(2).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叶子椭圆形,浓绿色,排成五、六层,贴地面生长。是普通蔬菜。有的地区称为乌塌菜。
《漢語大詞典》:圆白菜(圓白菜)
结球甘蓝的通称。也写作“元白菜”。
分類:写作
《高级汉语词典》:乌白菜  拼音:wū bái cài
即乌塌菜
《國語辭典》:洋白菜  拼音:yáng bái cài
十字花科「高丽菜」、「甘蓝」的别名。参见「甘蓝」条。
分類:地区
《国语辞典》:小白菜  拼音:xiǎo bái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之叶柄肥厚,白色。可食用,亦可入药,具有却热、止咳、利肠胃等疗效。也称为「青菜」。
《国语辞典》:青江白菜  拼音:qīng jiāng bái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叶椭圆,呈匙状,叶柄肥厚多肉。依梗色分青梗及白梗两种,依梗长分高脚及矮脚两种。全年都有生产。
《国语辞典》:海白菜  拼音:hǎi bái cài
植物名。石莼科石莼属。生海水中,以盘状假根附著于高潮线附近之岩石。植物体叶状,由两层细胞所组成,形状变化很多,色鲜绿,可以食用。也称为「菜石莼」。
《国语辞典》:翠玉白菜  拼音:cuì yù bái cài
利用翠玉天然色泽雕成白菜状的玉雕器物。我国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颗高约十八点七公分的翠玉白菜,由白绿相连的玉雕砌成白菜状,叶梢上亦雕有草虫,栩栩如生,可能为清代时的作品。
《漢語大詞典》:大白菜
(1).即白菜。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大,花淡黄色。有些地方又叫菘菜。
(2).指盐醃白菜。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大白菜》:“大白菜者,乃盐醃白菜也。凡送粥之家,必以此为副。菜之美恶,可卜其家之盛衰。”
《漢語大詞典》:白菘
即白菜。 唐 苏敬 新修本草·菜部:“菘有三种:有牛肚菘,叶最肥厚,味甘;紫菘,叶薄细,味少苦;白菘似蔓菁也。” 宋 梅尧臣 《寄题苏子美沧浪亭》诗:“春羹芼白菘,夏鼎烹紫蓴。” 宋 苏轼 《雨后行菜圃》诗:“脆美牙颊嚮,白菘类羔豚。”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菘:“白菘,即白菜也。”参见“ 白菜 ”。
分類:白菜
《國語辭典》:白菜  拼音:bái cài
植物名。十字花科芸薹属,一或二年生草本。茎扁薄而白,叶阔大,呈淡绿色,叶柄白色,扁平。伞房状总状花序,花黄色。长角果粗厚,直立。是一种可食用的蔬菜。也称为「大白菜」、「菘菜」。
《國語辭典》:青菜  拼音:qīng cài
泛指绿叶的蔬菜。如:「多吃青菜有益健康。」《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正说处,有管事的送支应来,乃是一盘白米、一盘白面、两把青菜、四块豆腐。」
《漢語大詞典》:冬菜
(1).冬季的菜。 宋 陆游 《秋晚村舍杂咏》:“园丁种冬菜,邻女卖秋茶。”
(2).用白菜或芥菜等加佐料腌制而成的菜。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门上家人看了看礼单,见上面写着不过是些京靴、縉绅、杏仁、冬菜等件。”
《漢語大詞典》:地货(地貨)
旧时商业用语。称附地而生的蔬果,如白菜、萝卜、番薯、西瓜、荸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