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登山临水(登山臨水)  拼音:dēng shān lín shuǐ
攀登山岭,濒临江河。形容游览山水名胜或指长途跋涉。《楚辞。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若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北史。卷四○。李彪传》:「遂亲至琅邪城,登山临水,命群臣赋诗以送别。」也作「登山涉水」、「临水登山」。
《國語辭典》:登山涉水  拼音:dēng shān shè shuǐ
形容游览山水名胜或指长途跋涉。唐。杨烱〈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或闭户读书,累月不出;或登山涉水,经日忘归。」明。沈鲸《双珠记》第四出:「关防属我曹,登山涉水,千里辛劳,风霜餐宿勤昏早。」也作「登山临水」、「临水登山」。
《漢語大詞典》:登涉
(1).爬山蹚水。晋书·苻朗载记:“每谈虚语玄,不觉日之将夕;登涉山水,不知老之将至。” 宋 陆游 《梅市暮归》诗:“时逢佳山水,尚復快登涉。”
(2).指登上。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 金 王若虚 《鄜州龙兴寺明极轩记》:“盖 大像 之致爽, 开元 之冷筠,皆所素爱而尝游者,然以其登涉之艰,固不若 明极 之为数。”
分類:爬山登上
《國語辭典》:登山越岭(登山越嶺)  拼音:dēng shān yuè lǐng
形容翻山越岭,旅途艰辛。《西游记》第一○○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也作「登山蓦岭」。
《國語辭典》:登山运动(登山運動)  拼音:dēng shān yùn dòng
一种休閒旅游的运动。藉攀登山岭,锻鍊人的体力和精神毅力,以达到运动健身目的。如:「登山运动是现代人接近大自然的方法之一。」
《国语辞典》:涉水登山  拼音:shè shuǐ dēng shān
渡过川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艰苦遥远。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假饶他升天摄地三千界,亦任他涉水登山二百州,赶将去活喇喇牵转白牛。」也作「涉海登山」。
《分类字锦》:龙引登山(龙引登山)
搜神记古巢一日江水暴涨寻复故道港有巨鱼重万斤三日乃死合郡皆食之一老姥独不食忽有老叟曰此吾子也不幸罹此祸汝独不食吾厚报汝若东门石龟目赤城当陷姥日往视有稚子讶之姥以实告稚子欺之以朱傅龟目姥见急出城有青衣童子曰吾龙之子也乃引姥登山而城陷为湖
分类:阴德
《國語辭典》:临水登山(臨水登山)  拼音:lín shuǐ dēng shān
长途跋涉或游览山水名胜。唐。杨烱〈送并州旻上人诗序〉:「况乎人生天地,岳镇东西,良时美景,始云蒸而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唐。刘禹锡〈酬马大夫登洭口戌见寄〉诗:「新辞将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也作「登山临水」、「登山涉水」。
《漢語大詞典》:践山(踐山)
犹登山。 唐 柳宗元 《安南都护张公志》:“通商平货,有来胥悦,践山跨海,坚其鹤列。” 宋 曾巩 《明州到任谢两府启》:“浮海之航,鼎来于远国;践山之筑,益起于坚城。”
分類:登山
《国语辞典》:爬山  拼音:pá shān
登山。如:「爬山是很好的健身运动,可是要注意安全。」
分类:爬山登山
《國語辭典》:上山  拼音:shàng shān
1.到山上去。《文选。曹植。善哉行》:「上山采薇,薄暮苦饥。」《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拟涉江采芙蓉》:「上山采琼蕊,穹谷饶芳兰。」
2.蚕发育到成熟的后期,停止吃东西,将其移至簇上,使之吐丝作茧,称为「上山」。也称为「上簇」。
《國語辭典》:梯航  拼音:tī háng
梯山航海。比喻历经险阻的长途跋涉。唐。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诗:「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宋。张孝祥〈念奴娇。弓刀陌上〉词:「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
《漢語大詞典》:山屐
登山用的木屐。语出南史·谢灵运传:“﹝ 谢灵运 ﹞登躡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 唐 刘长卿 《送严维赴河南》诗:“山屐留何处,江帆去独翻。”
分類:登山木屐
《國語辭典》:磴道  拼音:dèng dào
登山的石路。唐。李白〈北上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唐。李程〈华清宫望幸赋〉:「步磴道以寂历,眄广庭以寥旷。」
分類:磴道登山
《漢語大詞典》:登封
登山封禅。指古帝王登 泰山 祭天祭地。史记·封禅书:“﹝ 武帝 ﹞遂登封 太山 ,至于 梁父 ,而后禪 肃然 。” 唐 贾岛 《送蔡京》诗:“登封多 泰岳 ,巡狩徧沧溟。” 宋 叶适 《梁父吟》:“ 泰山 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类告。”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桢还嵩山》诗:“西巡拟上登封颂,抱犊山庄候翠华。”
《国语辞典》:白登  拼音:bái dēng
1.山名。在山西省大同县东。也称为「白登台」。
2.河川名。源出白登山,东流入阳高县南境,经白登堡南之大、小白登后名南阳河,再东入河北省境,经怀安、宣化、涿鹿等县,入桑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