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瘦筋巴骨  拼音:shòu jīn bā gǔ
形容人很瘦,筋、骨都突出可见。如:「看到灾区的那些孩童个个饿成瘦筋巴骨,实在令人痛心。」
分类:突出可见
《国语辞典》:瘦小枯乾  拼音:shòu xiǎo kū gān
身材瘦小,羸弱乾瘪。如:「他得了厌食症,变得瘦小枯乾,幸经名医诊治,已经痊瘉了。」
《国语辞典》:红瘦绿肥(红瘦绿肥)  拼音:hóng shòu lǜ féi
形容花朵枯萎凋谢而枝叶茂密繁盛。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画桥流水〉词:「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也作「绿肥红瘦」。
《国语辞典》:高高瘦瘦  拼音:gāo gao shòu shòu
形容人体细长。如:「这人长得高高瘦瘦,就像竹竿一样。」
分类:人体细长
《国语辞典》:黄乾黑瘦(黄乾黑瘦)  拼音:huáng gān hēi shòu
极言憔悴,面黄骨瘦。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我我我折倒的骨挨挨身似柴蓬,是是是俺可也病恹恹黄乾黑瘦。」
分类:憔悴
《国语辞典》:环肥燕瘦(环肥燕瘦)  拼音:huán féi yàn shòu
唐明皇宠妃杨玉环,与汉成帝嬖后赵飞燕,一肥一瘦,各以此擅胜而并美。后比喻美人不同的体态而各擅其美。
《国语辞典》:皮蛋瘦肉粥  拼音:pí dàn shòu ròu zhōu
用高汤、皮蛋、瘦绞肉等所熬成的稀饭。一般附加油条和香菜末。
分类:稀饭
《国语辞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拼音:shòu sǐ de luò tuó bǐ mǎ dà
(谚语)比喻有钱人家纵使变穷了,还是比本来就穷的人家有钱。《红楼梦》第六回:「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么,你老拔根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国语辞典》: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拼音:xiàng mǎ shī zhī shòu,xiàng shì shī zhī pín
(谚语)指人看见马外形太瘦就误以为它不是一匹千里马;看见人一时贫困就认为他没有本领。劝诫世人不可因贫贱而忽略他人真实的才能。《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褚少孙补卫青传》:「当其贫困时,人莫省视,至其贵也,乃争附之。谚曰:『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其此之谓邪?」
《国语辞典》:貌虽瘦而天下肥(貌虽瘦而天下肥)  拼音:mào suī shòu ér tiān xià féi
唐玄宗用韩休为相后,却因劳碌而逐渐消瘦,一次左右看见唐玄宗拿著镜子默默不乐,就说:「陛下自从韩休入朝后,您没有一天高兴,何不辞去他呢?」玄宗回答:「我虽消瘦,但天下百姓却因此生活富裕。」见《新唐书。卷一二六。韩休传》。后比喻为政者因劳碌而消瘦,百姓却因而生活富足。
《国语辞典》:瘦溜  拼音:shòu liu
北平方言。瘠瘦的样子。如:「她的身材略显瘦溜,胖点会比较好看。」
《国语辞典》:瘦皮猴  拼音:shòu pí hóu
戏称很瘦的人。如:「表弟小时生得瘦小,有个绰号叫『瘦皮猴』。」
分类:戏称
《国语辞典》:瘦巴巴  拼音:shòu bā bā
很瘦的样子。如:「别看他瘦巴巴的样子,身体可好得很。」也作「瘦巴」。
《国语辞典》:瘦金体(瘦金体)  拼音:shòu jīn tǐ
书体名。宋徽宗赵佶书法初学唐薛稷、薛曜,后变其法度,字体修长、笔锋劲瘦挺拔,自号「瘦金体」。也称为「瘦金书」。
《分类字锦》:肤清臂瘦(肤清臂瘦)
韩偓春昼诗肤清臂瘦衫薄香销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