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瘦鹤(瘦鶴)
即鹤。以其嘴长直、脚细长,故云。亦以形容人之清瘦。 宋 苏轼 《次韵子由以诗见报编礼公》:“应有仙人依树听,空教瘦鹤舞风鶱。” 宋 苏轼 《姚屯田挽词》:“七年一别真如梦,犹记萧然瘦鹤姿。”
《國語辭典》:瘦硬  拼音:shòu yìng
字体细而健劲。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骈字类编》:红瘦(红瘦)
苕溪渔隐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调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此语甚新
《漢語大詞典》:瘦减(瘦減)
(1).减缩。周礼·考工记·轮人“是故以火养其阴,而齐诸其阳,则轂虽敝不藃” 唐 贾公彦 疏:“此轂若不以火养炙阴柔之处,使坚与阳齐等,后以革鞔阴柔之处,木则瘦减,革不著木,必有暴起。若以火养之,虽敝尽不藃暴也。”
(2).犹瘦损。 宋 卢祖皋 《水龙吟·荼蘼》词:“不似梅粧瘦减,占人间丰神萧散。” 宋 周邦彦 《意难忘·美咏》词:“些箇事,恼人肠,试説与何妨?又恐伊,寻消问息,瘦减容光。”
分類:减缩瘦损
《骈字类编》:马瘦(马瘦)
魏书王琼传道逢广平王怀据鞍抗礼自言马瘦怀即以马并乘具与之 列异记司隶鲍子都子永孙昱复为司隶皆得乘骢京师歌之曰鲍氏骢三入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刘潜弹文未央马瘦不睹厩令之忠甘泉道芜遽见扶风之罪
《國語辭典》:瘦削  拼音:shòu xuè
身体消瘦,肌肉减削。《南史。卷六二。贺玚传》:「昔腰过于十围,今之瘦削,裁二尺馀。」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一八首之八:「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國語辭典》:瘦硬  拼音:shòu yìng
字体细而健劲。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漢語大詞典》:寒瘦
形容诗的风格冷峻艰涩。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若 香山 之老嫗可解, 卢仝 、 长吉 之牛鬼蛇神, 贾岛 之寒瘦, 山谷 之桀驁,虽各有一境,不学无害也。”
《骈字类编》:梅瘦
宋 黄庚 书所寓 菊残如倦客,梅瘦似诗人。
《骈字类编》:竹瘦
元 马祖常 雪中登郡城西亭二首 其一 花明喜珠缀,竹瘦愁露漙。
《漢語大詞典》:疏瘦
亦作“疎瘦”。亦作“踈瘦”。 犹消瘦;清瘦。晋书·王羲之等传论:“ 献之 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韦詵:“ 韦氏 举家视之帘下,宽衣碧衫,踈瘦而长。” 宋 张耒 《寄答参寥》诗之五:“萧萧江湖客,疎瘦若秋竹。” 宋 陆游 《齐天乐·三荣人日游龙洞作》词:“漫禁得梅花,伴人疎瘦。”
分類:消瘦清瘦
《漢語大詞典》:销瘦(銷瘦)
消瘦。 唐 张祜 《病宫人》:“惆悵近来销瘦尽,泪珠时傍枕函流。” 南唐 张泌 《生查子》词:“可惜玉肌肤,销瘦成慵懒。”一本作“ 消瘦 ”。《花月痕》第四一回:“人极销瘦,面目却肿得一个有两个大。”
分類:消瘦
《漢語大詞典》:玉瘦
(1).形容美人消瘦。 宋 向子諲 《梅花引》词:“伤春玉瘦慵梳掠,抛掷琵琶闲处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香消玉瘦,天天都为他,眼底閒愁没着处。” 元 刘因 《玉簪》诗:“玉瘦每忧和露滴,心清惟恨有丝长。”
(2).喻花木枝丫遒劲的美态。 宋 陈亮 《梅花》诗:“疏枝横玉瘦,小蕚点珠光。”
(3).喻花之将残。 元 李致远 《小桃红·碧桃》曲:“穠华不喜污天真,玉瘦东风困, 汉 闕佳人足风韵。”
《漢語大詞典》:日瘦
形容日光暗淡微弱。 唐 杜甫 《无家别》诗:“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悽。” 仇兆鳌 注:“日瘦,谓日色无光。” 宋 黄庭坚 《梦李白诵竹枝词》诗之三:“命轻人鮓瓮头舩,日瘦鬼门关外天。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壁无梯闻杜鹃。”
《漢語大詞典》:瘦怯
犹瘦弱。 宋 高观国 《解连环》词:“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元 汤式《湘妃游月宫·春闺即事》曲:“病乜斜恰似醉乜斜,身瘦怯那堪影瘦怯,人薄劣何况情薄劣。” 明 郑虚舟 《沈醉东风·大揭帖》套曲:“一团娇香肌瘦怯,半含羞粉容轻贴。”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至 乾隆 庚子正月二十二日花烛之夕,见瘦怯身材依然如昔。”
分類:瘦弱
《骈字类编》:水瘦
宋 沈与求 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人病之 艇子掠岸行,水瘦不濡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