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的羞剔痒(的羞剔癢)
颤抖貌。
《國語辭典》:刺痒(刺癢)  拼音:cì yǎng
痒。如:「在强烈阳光下,全身都觉刺痒。」也作「刺脑」。
分類:口语发痒
《漢語大詞典》:袪痒
除病。袪,通“ 祛 ”。 清 陈梦雷 《抒哀赋》:“要守惧以终始兮,虽颠躋其莫汨没;慎斯语以袪痒兮,更探索而旨长。”
《漢語大詞典》:怕痛怕痒(怕痛怕癢)
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 张英 《老年突击队》:“他名叫 温成书 ,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啥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漢語大詞典》:怕痒树(怕癢樹)
紫薇花的别名。 明 都穆 南濠诗话:“紫薇花,俗谓之怕痒树,爪其干则枝叶俱动。”
分類:紫薇
《國語辭典》:手痒(手癢)  拼音:shǒu yǎng
1.手部皮肤痒的感觉。如:「有人可以提供我削芋头避免手痒的方法吗?」
2.比喻内心欲望突发而蠢蠢欲动。如:「看到别人打桌球,他又手痒了。」《西游记》第五八回:「八戒见了,忍不住手痒道:『等我去认认看。』」
分類:跃跃欲试
《漢語大詞典》:热痒痒(熱癢癢)
(1).又热又痒的感觉。 张天翼 《陆宝田》:“ 陆宝田 虽然没看他们一眼,可也感得到一双双发亮的眼睛就盯着他:脊背上热痒痒的。” 白刃 《太阳医生》:“ 苏明 紧张地包扎完十一个伤员,汗珠一滴滴由额上流到下巴,浑身热痒痒的。”
(2).形容急迫。 茅盾 《子夜》十七:“于是在无事可为的寂寞的微闷而外,又添上了人事无常的悲哀,以及热痒痒地渴想新奇刺激的焦灼。”
分類:急迫感觉
《漢語大詞典》:瘙痒病(瘙癢病)
仅有瘙痒感觉而无原发性病变的皮肤病,有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其特点为不同程度的阵发性瘙痒,严重时往往影响睡眠。若能坚持避免搔抓,用肥皂洗以及禁酒和忌辛辣食物,本病可自愈。参见“ 瘙痒 ”。。
《漢語大詞典》:搔着痒处(搔着癢處)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语本 唐 杜牧 《读韩杜集》:“ 杜 诗 韩 集愁来读,似倩 麻姑 痒处抓。”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我是常不免于弄弄笔墨的,写了下来,印了出去,对于有些人似乎总是搔着痒处的时候少,碰着痛处的时候多。”
《漢語大詞典》:老虎头上搔痒(老虎頭上搔癢)
比喻胆大妄为。 蔡东藩 《后汉通俗演义》第三三回:“惟 竇宪 前杀 郅寿 ,后杀 乐恢 ,威焰逼人,炙手可热,还有何人不顾生死,再去老虎头上搔痒?” 鲁迅 《呐喊·药》:“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分類:胆大妄为
《漢語大詞典》:泪痒(淚癢)
迎风流泪,时有痒感。指沙眼。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经验方:“﹝熊胆﹞治目障翳,极验……或泪痒,则加生薑些少,时以银筯点之,絶奇。”
痒和子
【佛学大辞典】
(杂名)如意之异名。
隔靴搔痒
【俗语佛源】
不透彻,不贴切,抓不住要点,无济于事,谓之「隔靴搔痒」。如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洒脱,不可拖泥带水。」此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八:「问:圆明湛寂非师意,学人因底却无明?(契稳)师曰:辨得也未?曰:恁么则识性无根去也。师曰:隔靴搔痒。」(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