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症 → 證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翣舌  拼音:shà shé
中医上指舌肿大塞满口中的病症。失治则即时气绝。
《国语辞典》:大症  拼音:dà zhèng
严重的病症。《红楼梦》第五五回:「他自己也怕成了大症,遗笑于人。」
分类:严重病症
《国语辞典》:嗝症  拼音:gé zhèng
气逆不能进食的病症。
《国语辞典》:喉风(喉风)  拼音:hóu fēng
中医上指咽喉发炎、肿痛等病症。
《国语辞典》:症候群  拼音:zhèng hòu qún
1.一组同时发生,或经常先后出现的疾病症状,多由同一病因所引起。如肠激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会产生腹泻、腹胀、腹绞痛、失眠、焦虑、乏力等症状。为英文syndrome的意译。
2.由某项原因所引起的种种心理或社会现象。如:「创伤症候群」、「选举症候群」。
《国语辞典》:二竖为虐(二竖为虐)  拼音:èr shù wéi nüè
春秋时晋侯病重,梦到病症化为二个小孩在对话,说要逃到膏肓之间,使良医来了也无可奈何。典出《左传。成公十年》。后遂以二竖为虐比喻病魔缠身。
《国语辞典》:内耳炎(内耳炎)  拼音:nèi ěr yán
发生于内耳的发炎病症。细菌一般由咽喉或鼻腔沿著耳咽管进入内耳,多与中耳炎一起发生。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可用抗生素治疗,或施以手术。
《国语辞典》:菌血症  拼音:jùn xiě zhèng
病名。细菌由败坏的组织进入人体,然后再进入血液中的病症。常见于许多的感染病。若细菌量少,则会被人体的防禦系统消灭;但如果人体抵抗力低弱或细菌的毒性太强而无法消除时,则会引起败血症。
《国语辞典》:接吻病  拼音:jiē wěn bìng
病名。是一种由EB病毒引起的病症,经口咽分泌物、唾液或输血散播。全名为「传染性单核球增多症」。症状为发烧、喉痛、扁桃腺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食欲不振等,以青少年的症状较为明显。预防方法为避免唾液和体液接触。
《国语辞典》:五十肩  拼音:wǔ shí jiān
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发炎所引起的病症。主要感觉为肩痛,手臂无法提高。治疗方式有热敷、止痛剂或局部注射副肾皮质荷尔蒙。此病痛的罹患者多为五十岁以上的人,故称为「五十肩」。
《国语辞典》:秃发症(秃发症)  拼音:tū fǎ zhèng
毛发细胞受到伤害,产生头发脱落的病症。发生此症状的原因是遗传、年龄及性激素的不平衡。但亦有因外在刺激及伤害,如营养不良、发高烧、皮肤炎、x光线的照射等,而造成秃发现象。
《国语辞典》:血清病  拼音:xiě qīng bìng
因注射免疫血清而发生荨麻疹及中毒的病症。常出现发烧、气喘、关节痛等症状。
《国语辞典》:缺氧症  拼音:quē yǎng zhèng
因血液循环无法正常进行,造成体内缺乏氧气的病症。发作时会出现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有生命危险。
《国语辞典》:唐氏症  拼音:táng shì zhèng
一种因染色体异常所造成的病症。患者的特徵是身材矮小、鼻梁短而扁、手短而宽,手脚的第一、二指间隙很大,有某种程度的智障。如:「根据统计,高龄产妇生下具有唐氏症的婴儿机率比一般产妇高。」
《国语辞典》:太阳病(太阳病)  拼音:tài yáng bìng
中医的六经病症之一。为感受风寒邪气,正气开始抵抗的阶段,主要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颈项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