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开刀(開刀)  拼音:kāi dāo
1.古代刀杀的刑法。
2.外科医生为病人动手术。如:「他的心脏病需要开刀治疗。」
3.对人采取惩罚的行动。如:「这次业务革新,经理先拿他开刀作警惕。」
《漢語大詞典》:厉怜王(厲憐王)
麻疯病人怜悯被劫杀的君主,认为比自己还可怜。厉,麻疯病。韩非子·奸劫弑臣:“谚曰:‘厉怜王。’此不恭之言也……故劫杀死亡之君,此其心之忧惧,形之苦痛也,必甚于厉矣。”
《漢語大詞典》:卧位
病人卧在床上的姿式。医疗工作中为诊断和治疗上的需要,可使病人采用某种指定的卧位。
《漢語大詞典》:嗽获(嗽獲)
中风病人嘴角抽搐的样子。文选·宋玉〈风赋〉:“啗齰嗽获,死生不卒。” 李善 注:“啗齰嗽获,中风人口动之貌。”
《國語辭典》:探病  拼音:tàn bìng
探访病患。《三国演义》第四○回:「时刘琦在江夏,知父病危,来至荆州探病。」《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大家都约定了今天不上课,直至府署探病。」
《国语辞典》:灌救  拼音:guàn jiù
1.用水浇灭火苗,平息火灾。如:「这场大火在消防人员的全力灌救之下,终于被扑灭了。」
2.一种用药水灌入病人的肠胃,使其能排出有害物质,脱离危险的救治方法。
《国语辞典》:呼吸音  拼音:hū xī yīn
肺部呼吸时所发出的声音。西医可听此声音来诊断病人。
《国语辞典》:洗肾(洗肾)  拼音:xǐ shèn
透析是一种对末期肾脏病人的治疗方式,俗称为「洗肾」。可分为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漢語大詞典》:迎枕
中医切脉时,垫在病人手背下的小枕。红楼梦第十回:“於是家下媳妇们捧过大迎枕来,一面给 秦氏 靠着,一面拉着袖口,露出手腕来。”
《漢語大詞典》:查房
医院制度之一。指负责医师与有关医、护人员定时到病房巡视住院病人。其任务为了解、分析和讨论病情,决定治疗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等。《新体育》1982年第1期:“他的医术誉满国内外,至今八十四岁高龄,仍然思路清晰,精神矍铄,坚持每周四次查房,两次门诊。”
《國語辭典》:黄疸(黃疸)  拼音:huáng dǎn
病名。因血中胆红素含量增加,致人体皮肤、巩膜、黏膜变黄的病症。多见于肝胆疾病及溶血性贫血。最常见的黄疸,是新生儿黄疸。
《漢語大詞典》:黄锈病(黄銹病)
植物的一种病害。症状是叶片上和茎上出现成条的黄色斑点,病株子粒不饱满,小麦易得此病。也叫黄疸。
《國語辭典》:担架(擔架)  拼音:dān jià
1.依赖、凭藉。如:「他全担架祖业才有今日的成就。」《豆棚闲话》第一一则:「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著。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拦,有些担架。」
2.以双边棍子撑开,用来抬送伤患的长条形架子。如:「运动竞赛时,场边要准备担架,以备不时之需。」
3.承受。如:「这礼品太贵重,我担架不起。」《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天下的财帛,也是不容易担架的东西,往往的人家没有他,倒也安稳;有了他,便要生出事来,叫你不大受用。」
《國語辭典》:门诊(門診)  拼音:mén zhěn
医生在医院或诊所中为病人看病。如:「王医师是心脏科的权威,又关心病患,很多人都抢著排他的门诊。」
《漢語大詞典》:尿盆
用于小便的卧室器皿
一种为不能离床的病人排尿用的容器
尿失禁的人使用的一种容器
《漢語大詞典》:解表
中医称服药而使病人出汗去风退热。 唐 李翱 《杂著·来南录》:“戊戌,予病寒,饮葱酒以解表。” 唐 陆龟蒙 《幽居赋》:“艺合欢求解表之力,饵陟釐明攻冷之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