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写形(寫形)  拼音:xiě xíng
1.医生审察病人的形貌。《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2.图写形貌。宋。梅尧臣〈传神悦躬上人〉诗:「鉴貌不鉴道,写形宁写心。」
《國語辭典》:处方(處方)  拼音:chǔ fāng
1.医师针对病人病症所开具之医疗处置,以门诊处方为例,在医师开具之后,由患者据以交付药师调剂取得药品。依法律规定交付之药剂容器或包装除应标示病人资料、药名、剂量、数量、用法、作用、警语或副作用外,另应包含机构名称地点、医师姓名、调剂者姓名及调剂时间等内容。
2.对策。宋。刘克庄〈备对劄子〉:「士大夫献议盈廷,工于词病而拙于处方者皆是也。」
《國語辭典》:住院  拼音:zhù yuàn
病人住进医院治疗,称为「住院」。如:「你最好住院做个澈底的健康检查!」
《漢語大詞典》:视疾(視疾)
侍奉或探望病人。《公羊传·昭公十九年》:“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復加一饭,则脱然愈;復损一饭,则脱然愈;復加一衣,则脱然愈;復损一衣,则脱然愈。”史记·酷吏列传:“ 謁居 病卧閭里主人, 汤 自往视疾,为 謁居 摩足。” 唐 张固 《幽闲鼓吹·唐宣宗》:“駙马 郑尚书 顥 之弟 顗 尝得危疾,上使讯之。使迴,上问:‘公主视疾否?’曰:‘无。’‘何在?’曰:‘在 慈恩寺 看戏场。’上大怒。” 清 魏源 《赵汝愚拥立宁宗论》:“ 孝宗 大渐,羣臣皆疏请侍疾,而 光宗 不视疾。”
《國語辭典》:病床  拼音:bìng chuáng
供病人用的床。如:「病床要定期消毒清洗。」
《國語辭典》:病态(病態)  拼音:bìng tài
1.病状、病容。
2.心理上不正常的状态。如:「病态心理」。
《國語辭典》:白痴  拼音:bái chī
讥讽缺少智慧或行为愚蠢的人。如:「他常莫名其妙的做出一些不合情理的事来,因此大家都笑他白痴。」
《國語辭典》:诊脉(診脈)  拼音:zhěn mò
中医上指医生用手指按在病人手腕上的动脉,依脉搏的变化来诊断病情。《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红楼梦》第六九回:「小厮们走去,便请了个姓胡的太医,号叫君荣,进来诊脉。了说是经水不调,全要大看补。」
《國語辭典》:病家  拼音:bìng jiā
病人及其家属。如:「这位医师每次都很有耐性的说明治疗过程,因此深获病家的信赖。」
《漢語大詞典》:救疾
治病;救治病人。南齐书·王僧虔传:“郡县狱相承有上汤杀囚, 僧虔 上疏言之曰:‘汤本以救疾,而实行寃暴,或以肆忿。’”新唐书·陆贽传:“六德曰:敬老,慈幼,救疾,恤孤,賑贫穷,任失业。”
《漢語大詞典》:病气(病氣)
(1).指疾病表现于面部的气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齐 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 意 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
(2).指病人的气息。红楼梦第五二回:“不叫他在这屋里,怕过了病气。”
《國語辭典》:医院(醫院)  拼音:yī yuàn
诊治或看护病人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饮家(飲家)
中医指患水饮的病人。《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
《國語辭典》:临床(臨床)  拼音:lín chuáng
医学上指医生对病人实际的观察和治疗疾病。如:「新的药物如没经过医学的临床实验,就有危害人类的危险。」
《漢語大詞典》:病残
疾病和残废。例如:老弱病残应受特殊照顾;病残之躯。
病人和残疾人的合称。例如:第三种是无劳保的病残人。他们一般患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