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手术
业疾
濯禊
沾病
罹病
病理
腹水
害虫
酸重
虚汗
痰病
预后
隔日疟
病徵
病征
《國語辭典》:手术(手術)  拼音:shǒu shù
外科医生用刀子、剪子、针线等医疗器具在病人身体进行切除、缝合等治疗的方法,以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
《漢語大詞典》:业疾(業疾)
谓因恶业而生的疾病。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邓城巫》:“玉帝有勑,百日内加彼以业疾,然未令死也。”
分類:恶业疾病
《漢語大詞典》:濯禊
古代民俗,于三月上旬巳日(后定为三月三日)在水边洗濯以祓除疾病等不祥之事。 南朝 梁 刘孝绰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诗:“薰祓三阳暮,濯禊元巳初。”参见“ 上巳 ”。
《國語辭典》:上巳  拼音:shàng sì
汉以前定农历的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有修禊之俗,临水洗濯,以涤除不祥。魏晋以后,则改在农历的三月三日。《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国语辞典》:沾病  拼音:zhān bìng
感染疾病。如:「平时多注意环境卫生,才不容易沾病。」
《国语辞典》:罹病  拼音:lí bìng
染病、患病。如:「登革热疫情受到控制,罹病者已经减少许多。」《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罹病者,甚为造化小儿所苦。」
《國語辭典》:病理  拼音:bìng lǐ
医学上指疾病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发展过程、结果等。
《國語辭典》:腹水  拼音:fù shuǐ
因心脏、肝脏病变或其他病变,使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造成渗出液积在腹腔,而引起呼吸困难、尿量减少等症状。
《國語辭典》:害虫(害蟲)  拼音:hài chóng
伤害人体、农作物及各种树木的昆虫。如蚊子、苍蝇、蝗虫、蠹虫等。
《漢語大詞典》:酸重
因疾病或疲劳而引起身体微痛乏力的感觉。晋书·皇甫谧传:“浮气流肿,四肢酸重。”
《國語辭典》:虚汗(虛汗)  拼音:xū hàn
由于身体虚弱或患病而引起的不正常出汗现象。
《國語辭典》:痰病  拼音:tán bìng
四川方言。指神经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六回:「谁知他第三天又来了,无非是那几句话。我倒疑心他得了痰病了。」
分類:精神疾病
《國語辭典》:预后(預後)  拼音:yù hòu
藉疾病的发展与症状,预测疾病的过程与结果。
《漢語大詞典》:隔日疟(隔日瘧)
疟疾病之一种。比喻重复发作的毛病。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弘正 之学 杜 者,生吞活剥,以撏撦为家常,此 鲁直 之隔日疟也;其黠者又反脣於西江矣。”
《漢語大詞典》:病徵
1.疾病的征候。
2.谓弊病所在。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法 晋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
《國語辭典》:病徵  拼音:bìng zhēng
表现在外,显示出疾病的徵象。如:「发烧、咳嗽都是感冒的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