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2
词典
22
分类词汇
40
共40,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1
2
3
分类词汇
(续上)
肤粟股栗
纥繨
骨柮
寒栗子
大头针
丘疹
皮疹
肉瘤
癞头鼋
帽盔
《漢語大詞典》:
肤粟股栗(膚粟股栗)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梁启超
《新民说》
第十八节二:“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分類:
皮肤
疙瘩
大腿
发抖
恐惧
《國語辭典》:
纥繨(紇繨)
拼音:
gē da
用绳线等物打成的结。《西游记》第三回:「这猴王打出城中,忽然绊著一个草纥繨,跌了个躘踵,猛的醒来,乃是南柯一梦。」
分類:
疙瘩
东西
《國語辭典》:
骨柮
拼音:
gǔ duò
木头,可当炭用。《西游记》第四八回:「柳絮漫桥,桥边渔叟挂蓑衣;梨花盖舍,舍下野翁煨骨柮。」也作「榾柮」。
分類:
木柴
树根
疙瘩
《國語辭典》:
榾柮
拼音:
gǔ duò
木头,可当炭用。《西游记》第二八回:「两个拳头,和尚钵盂模样;一双蓝脚,悬崖榾柮枒槎。」也作「骨柮」。
分類:
木柴
根部
树根
疙瘩
《漢語大詞典》:
寒栗子
因受寒或受惊,皮肤上出现的疙瘩。
《水浒传》
第一回:“太尉方纔爬得起来,説道:‘惭愧!惊杀下官!’看身上时,寒栗子比餶飿儿大小。”一本作“ 寒粟子 ”。
分類:
受寒
受惊
皮肤
上出
疙瘩
《國語辭典》:
大头针(大頭針)
拼音:
dà tóu zhēn
一头较大,有圆形突出,可以固定物体或纸张的针。
分類:
疙瘩
《國語辭典》:
丘疹
拼音:
qiū zhěn
皮肤表面的小型隆起,因表皮、真皮异常增殖或发炎而引起。
分類:
皮肤
表面
疾病
半球
形小
疙瘩
《国语辞典》:
皮疹
拼音:
pí zhěn
皮肤表面出现的小疙瘩或成片出现。猩红热、麻疹等都会产生皮疹现象。
分类:
皮肤
表面
疙瘩
《國語辭典》:
肉瘤
拼音:
ròu liú
生物体内组织细胞因某种原因刺激,失去正常生长常态,发生漫无目的的过量生长,形成一个块状物的赘瘤,即俗称为「肉瘤」。肉瘤可分为恶性及良性二种,恶性的会由原来发生部位扩散、浸润或转移到其他部位,对人体有伤害性。
分類:
肉瘤
骨头
和动
动物
淋巴
身体
组织
增殖
生成
疙瘩
恶性肿瘤
《國語辭典》:
癞头鼋(癩頭黿)
拼音:
lài tóu yuán
动物名。爬虫纲鳖科。似鳖而大,背甲近圆形,暗绿色。腹面白色,前肢外缘和蹼均白色,生活于河中。
分類:
疙瘩
《國語辭典》:
帽盔
拼音:
mào kuī
无帽檐、帽舌的硬壳帽子,一般在中间有一条突起线。
分類:
帽檐
硬壳
帽子
帽顶
顶上
疙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