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疏涤(疏滌)
(1).疏浚清理;疏通清除。通典·礼七二:“阜成百穀,疏涤三川。”元史·河渠志二:“ 运河 在 扬州 之北。 宋 时尝设军疏涤, 世祖 取 宋 之后,河渐壅塞。” 明 李东阳 《孙家渡神祠记》:“顾其经画区处之方,疏涤障塞之力,财成辅相之事,则神必有待乎人。”
(2).引申为周济。明史·邹缉传:“非省躬责己,大布恩泽,改革政化,疏涤天下穷困之人,不能回上天谴怒。”
《國語辭典》:疏解  拼音:shū jiě
疏通解除紧绷的状态。如:「疏解交通阻塞。」
《漢語大詞典》:疏辟(疏闢)
疏通开浚。元史·河渠志二:“ 钱塘县 城南上隅 龙山河 至 横河桥 ,委係旧河,居民侵占,起建房屋,若疏闢以接 运河 ,公私大便。”
分類:疏通开浚
《漢語大詞典》:调通(調通)
(1).调剂疏通。管子·国蓄:“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不可以语制为大治。”
(2).调和沟通。荀子·王制:“和解调通,好假道人。”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按此今官人中之和事者也。偏好假借辞色,开通道路,以诱进人,令皆欢悦。”
《漢語大詞典》:通泄(通洩)
亦作“ 通洩 ”。
(1).疏通宣泄。《晋书·束晳传》:“又如 汲郡 之 吴泽 ,良田数千顷,泞水停洿,人不垦植。闻其国人,皆谓通泄之功不足为难。”宋史·食货志上一:“开濬毕功,通洩积水,久浸民田露出堘岸。”
(2).透露,泄露。 明 王世贞 《皇明异典述十·罢辅臣特敕》:“前岁 忠 ( 高忠 )代 言 ( 夏言 )进玉器祝寿,朕已疑其与彼同计矣,今果通泄朕言,不具敕稿,果无例耶?”
《國語辭典》:通窍(通竅)  拼音:tōng qiào
1.开通七窍。古代神话传说,南海之帝与北海之帝替中央之帝浑沌开通七窍,日凿一窍,七日浑沌死。见《庄子。应帝王》。
2.通达事理。如:「这件事他学了半年才通窍。」
《漢語大詞典》:通析
疏通辨析。梁书·儒林传·王元规:“自 梁 代诸儒相传为《左氏》学者,皆以 贾逵 、 服虔 之义难駮 杜预 ,凡一百八十条, 元规 引证通析,无復疑滞。”
分類:疏通辨析
《漢語大詞典》:廓通
疏通阐明。 唐 皮日休 《春秋决疑》:“苟无 丘明 发决其奥,廓通其玄,亦赴来而责实也,非可诬也。”
分類:疏通阐明
《漢語大詞典》:疏注(疏註)
亦作“ 疏注 ”。 解释并疏通、阐发文意或补充注释。亦泛指注释性文字。 明 唐顺之 《书〈水西集〉》:“﹝余﹞每尝候君,则见君悄然独闭一室,尽取古儒先所疏註笺纂六经文字凡百餘家……君独悉力标驳参伍毫釐同异,要於融而联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和州志前志·列传序例上〉:“别治疏注,如 迁 《史》之 徐广 、 裴駰 ,汉书之 服虔 、 应劭 是也。” 郭沫若 《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后人所研读的儒家经典不是经典本身,只是经典的疏注。”
见“ 疏註 ”。
《漢語大詞典》:发决(發決)
阐发疏通。 唐 皮日休 《春秋决疑》:“夫 仲尼 修春秋而依徵其旨,固有俟尔;苟无 丘明 发决其奥,廓通其玄,亦赴来而责实也,非可诬也。”
分類:阐发疏通
《漢語大詞典》:通润(通潤)
(1).普遍地润泽。 汉 刘向 说苑·杂言:“通润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知之所以乐水也。”
(2).疏通滋润。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大麻﹝发明﹞引 王好古 曰:“阴阳病汗多、胃热、便难,三者皆燥也。故用之以通润也。”
《國語辭典》:解决(解決)  拼音:jiě jué
1.疏解、处理清楚。如:「解决了难题。」汉。王充《论衡。案书》:「孰与剖破浑沌,解决乱丝?」《孽海花》第三○回:「他在窗外听得不耐烦,爽性趁此机会,直闯进去,把出去的问题直捷痛快的解决了。」
2.消除、消灭。如:「把敌人完全解决了。」
《漢語大詞典》:通辩(通辯)
(1).流畅而辩捷。北史·吕洛拔传:“以旧语译註皇誥,辞义通辩。”世说新语·言语“ 庾法畅 造 庾太尉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法畅 著《人物论》,自叙其美云:‘悟鋭有神,才辞通辩。’”
(2).疏通辩析。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达见同善,通辩异科。”
分類:疏通流畅
《漢語大詞典》:淘浚
疏通,挖浚。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每年春暖开 长庚 、 苍震 等门,率夫役淘浚宫中沟渠。”
分類:疏通
《漢語大詞典》:蠲疏
消除疏通。 唐 柳宗元 《柳州东亭记》:“至是始命披刜蠲疏,树以竹箭松檉桂檜柏杉。”
分類:消除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