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256 【介绍】: 三国吴广陵海陵人,字定公。初为郡县吏。后在孙权幕府,累迁督军校尉、昭信中郎将。东汉末年为交州刺史,士徽反,讨平之,封番禺侯。复进击九真,拜镇南将军。孙权黄龙三年,镇压武陵少数民族起事。赤乌二年讨平廖式之乱,拜交州牧。孙亮即位,拜大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3—342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深猷。王舒子。尝从王敦夜饮,辞醉先卧。敦与钱凤谋为乱,允之悉闻其言,以装醉呕吐熟眠得免。旋与王导俱告明帝。成帝咸和三年,预讨苏峻有功,封番禺县侯。咸康中累迁江州刺史。时庾亮弟庾怿以毒酒饷之,允之察觉,先饮犬,犬死。密奏成帝,帝怒,怿自杀。咸康末为卫将军、会稽内史,末至,卒。
褚裕之 朝代:南朝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1—424 【介绍】: 南朝宋河南阳翟人,字叔度。褚秀之弟。东晋末从刘裕征战,伐鲜卑,讨卢循,以功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在任四年,广营贿货,家财丰积,坐免官。刘裕代晋,封番禺县男,累迁雍州刺史,领宁蛮校尉、襄阳义成太守。
《高级汉语词典》:番禺  拼音:pān yú
县名。在广州市南郊
分类:番禺
《国语辞典》:番禺县(番禺县)  拼音:pān yú xiàn
县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南,东莞县之西,因番山、禺山而得名,故称为「番禺县」。
《漢語大詞典》:佗城
指 汉 南粤王 赵佗 的都城 番禺 (今 广州市 南部)。 尹爟 《九月上越王台》诗之二:“空教 陆 贾 降雄策,此日 佗 城属阿谁?”
《漢語大詞典》:投香
晋 吴隐之 有清操,从 番禺 罢郡归,见妻携有沉香一斤,遂投湖水。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投香之处,传在 番禺县 西北,后即称 投香浦 。见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岭南道一·广州。后以“投香”喻为官清正。 唐 李商隐 《故番禺侯以赃罪致不辜事觉母者他日过其门》诗:“ 江陵 从种橘, 交广 合投香。” 唐 李商隐 《为尚书渤海公举人自代状》:“ 隐之 清节,无惭於投香; 江革 归资,唯闻於单舸。”
《漢語大詞典》:贲禺(賁禺)
亦作“ 賁隅 ”。 即 番禺 。县名,在 广东省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 泿水 东别逕 番禺 ,山海经谓之 賁禺 者也。”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八桂森挺以凌霜,五芝含秀而晨敷” 唐 李善 注:“山海经曰:‘ 桂林 八树在 賁隅 东。’ 郭璞 曰:‘八树成林,言其大也。 賁隅 音 番禺 。’”按,今本山海经·海内南经作“ 桂林 八树在 番禺 东”。
分類:番禺广东
《國語辭典》:泥子  拼音:nì zi
用桐油、石膏、松香等混合成的泥状物。用以涂抹墙壁或器物的缝隙,使表面平整。也称为「腻子」。
《漢語大詞典》:高剑父
(1879-1951)画家。名仑,字爵廷,改字剑父,番禺(治今广东广州)人。曾留学日本。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后从事美术教育。其画融合日本和西洋画法,开创“岭南派”。善用色彩或水墨渲染,工山水、花卉、鸟兽,亦作人物画。
分類:画家番禺
《漢語大詞典》:岭南派(嶺南派)
现代中国画流派之一。始创于 广东 番禺 高剑父 ( 崙 )、 高奇峰 ( 嵡 )兄弟。他们早年师事花鸟画家 居廉 ,曾留学 日本 ,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 日本 和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多画 中国 南方风物,章法、笔墨不落陈套,色彩鲜丽,世称岭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