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分类词汇(续上)
怯钝
瑟瑟缩缩
栗缩
立钦钦
临阵脱逃
《漢語大詞典》:怯钝(怯鈍)
胆小畏缩。明史·徐从治传:“ 登州 总兵 可大 死,以副将 吴安邦 代之。 安邦 尤怯钝。”
分類:胆小畏缩
《漢語大詞典》:瑟瑟缩缩(瑟瑟縮縮)
形容畏缩,不大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 弥轩 望了他一眼,他就瑟瑟缩缩的出去了。”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四:“一个年轻的女人,也瑟瑟缩缩的走过来,怯生生的小声说:‘三叔,到咱屋里去坐吧。’”参见“ 瑟缩 ”。
《國語辭典》:瑟缩(瑟縮)  拼音:sè suō
1.蜷缩,不伸展的样子。《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聊斋志异。卷二。陆判》:「众睹之,瑟缩不安于座。仍请负去。」
2.犹豫迟缓的样子。唐。牛僧孺〈崔相国群家庙碑〉:「九州岁贡,瑟缩不集。」
3.拟声词。形容风雨的声音。宋。苏轼〈洞庭春色赋〉:「卧松风之瑟缩,揭春溜之淙潺。」
《漢語大詞典》:栗缩(栗縮,慄縮)
颤栗畏缩。栗,通“ 慄 ”。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徐州 军士平居自恃吞噬,及 式 衣袄子半臂,曳履危坐,拱乎栗缩就死,无一人敢拒者。”
慄縮:畏缩。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吏士慄缩,皆请闭关拒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先是 卢宏正 一人就试,来者皆慄缩而退。”
分類:畏缩
《國語辭典》:立钦钦(立欽欽)  拼音:lì qīn qīn
形容身体因受惊或受冷而打颤的情态。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二折:「冻的个立钦钦稚子滴羞笃速战,兀的不冻杀人也么哥。」
《國語辭典》:临阵脱逃(臨陣脫逃)  拼音:lín zhèn tuō táo
军人临到上阵作战时却逃跑了。也比喻临场退怯。如:「他苦练多时,只盼望早日登台一展身手,不再有临阵脱逃的念头了。」《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但是一说,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