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特殊效果  拼音:tè shū xiào guǒ
1.为了加强事物的特殊性,采用某种方法,使其效果呈现出不同于一般的景象。
2.电影、电视为了增强艺术效果,运用电路方法,对图像画面做分画面、慢转换、色度键等的技术处理。
《国语辞典》:卫星电视(卫星电视)  拼音:wèi xīng diàn shì
透过人造卫星来传送电视讯号的电视节目。缩称为「卫视」。由电视台将节目以电波发射到电视卫星,经过变频后再由电波传送到地面,由各家庭接收。卫星电视向地面传送的电波,容易受云层及风雨雪的影响,而造成接收不良的现象。也称为「直播电视」。
《国语辞典》:文化事业(文化事业)  拼音:wén huà shì yè
泛指从事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出版等相关的事业。如:「文化事业一向有著教育社会大众的神圣使命。」
《国语辞典》:无线电视(无线电视)  拼音:wú xiàn diàn shì
利用无线电波传送讯号的电视系统。
《国语辞典》:整人游戏(整人游戏)  拼音:zhěng rén yóu xì
一种在电视综艺节目中,经过特殊设计以供艺人参加的游戏。内容以整人为主,如罚吃怪食物、衣服内塞入打气中的气球直到爆破等。
《国语辞典》:直播电视(直播电视)  拼音:zhí bò diàn shì
透过人造卫星传送电视讯号的电视节目。参见「卫星电视」条。
《国语辞典》:有线电视(有线电视)  拼音:yǒu xiàn diàn shì
以有线方式传送节目的电视。主要以大天线将远处或较弱的电视讯号接收,然后以电缆传送到用户家里。
《国语辞典》:义大利奖(义大利奖)  拼音:yì dà lì jiǎng
现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广播电视奖。由义大利广播协会于一九四八年创办,于每年九月间举行,不论国籍均可参加。目的在提高节目品质,促进广播电视业者意见的交流。
《国语辞典》:传播界(传播界)  拼音:chuán bò jiè
从事符号、讯息传递的行业,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际网路、新媒体等事业。
《国语辞典》:消音  拼音:xiāo yīn
消掉原有的声音,通常应用于录音机或电视录音等。
《国语辞典》:套招  拼音:tào zhāo
电影或电视的武打动作片在拍摄之前,先由演员练习招数,称为「套招」。如:「这部电影的女主角在套招时不幸伤了左眼,导演只得临时换角。」
《国语辞典》:艾美奖(艾美奖)  拼音:ài měi jiǎng
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颁赠给杰出电视节目、电视制作人、电视表演者的奖项,每年颁奖一次。于西元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五日举行首届授奖大会。艾美为英语Emmy的音译。
《国语辞典》:广电处(广电处)  拼音:guǎng diàn chù
广播电视事业处的缩称。参见「广播电视事业处」条。
《国语辞典》:调谐器(调谐器)  拼音:tiáo xié qì
收音机或电视中用于选定频道的装置,系应用谐振频率的调整达到频道选择功能。
《国语辞典》:碟影机(碟影机)  拼音:dié yǐng jī
一种用雷射光读取影碟信号,并使原音及影像重新呈现在电视上的机器。参见「雷射碟影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