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片头(片頭)  拼音:piàn tóu
通常放在正式剧情前的片段,用以介绍影片的主角、编导等工作人员的姓名。
《國語辭典》:跑片  拼音:pǎo piàn
早期数家戏院共用一套拷贝影片时,当甲院放完后,就由专差迅速将拷贝送至乙院轮流放映。专差如此来回奔走,称为「跑片」。
《國語辭典》:配角  拼音:pèi jué
1.戏剧中配搭的角色。如:「他老是演配角,从没见过他当主角。」也作「配脚」。
2.比喻次要的人或指做辅助工作的人。如:「大家都是配角,何必计较谁的工作比较重要。」也作「配脚」。
《漢語大詞典》:摄影者
操作摄影机的人
新闻摄影记者
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像机的操作者
《漢語大詞典》:审稿人
阅读并评价手稿的人(如审定可能用于出版或用作电影或剧本的材料)
《國語辭典》:说明书(說明書)  拼音:shuō míng shū
解释某事的文书。如:「使用说明书」。
《國語辭典》:剧照(劇照)  拼音:jù zhào
戏剧中某个场面或电影中某个镜头的照片。常用来作宣传广告。
《漢語大詞典》:宽银幕电影(寬銀幕電影)
1952年兴起的一种电影。银幕比普通电影的宽,放映机配有特制镜头,使观众看到的画面大而完整,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电影的配音多是立体声。
《國語辭典》:剪辑(剪輯)  拼音:jiǎn jí
1.经过选取、剪裁,重新整理编排。
2.将拍摄完成的影片的镜头、声带,经过删剪整理,编辑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影片。
《國語辭典》:金马奖(金馬獎)  拼音:jīn mǎ jiǎng
中华民国电影最高荣誉奖。民国五十一年,由行政院新闻局所创设,每年举办一次。目的在鼓励杰出电影从业人员,并提升国片水准,以促使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命名乃取「金门」、「马祖」的合称,含有乐观进取、奋勇直前的意义。奖项包括最佳影片、导演、编剧、演员等奖。原由新闻局主办,自民国七十三年起,转由中华民国电影工作委员会主办。
《漢語大詞典》:金色池塘
美国故事片。iti、ipc电影公司1981年联合摄制。欧·汤普森编剧,马克·赖德尔导演,凯塞琳·赫本、亨利·方达主演。退休教师诺曼与妻子埃塞尔来到乡间别墅金色池塘度假。诺曼患心绞痛,常担心死神降临,又因性格古怪,与女儿不睦。埃塞尔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利用休假促成父女俩和好,使诺曼恢复生活信心。
《漢語大詞典》:金鸡奖
1981年中国电影家协会创设,每年举行一次。评委会由国内有影响的电影艺术家、评论家和技术专家组成。设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二十余个奖项。奖品为金鸡报晓塑像。
《漢語大詞典》: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苏联故事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9年摄制。切尔内赫编剧,缅绍夫导演,阿莲托娃主演。50年代末,十七岁的卡捷琳娜冒充教授的女儿,结识电视台摄像师拉奇柯夫。后拉奇柯夫发现她的真实身份,不顾她怀有身孕,与之决绝。十六年后,她成了联合工厂厂长,摆脱了拉奇柯夫的纠缠,与诚实的电工果沙结成伴侣。
《漢語大詞典》:幕布
(1).制帷幕用的布。仪礼·既夕礼:“明衣裳用幕布,袂属幅,长下膝。” 郑玄 注:“幕布,帷幕之布。” 贾公彦 疏:“周礼·幕人云:‘掌帷幕幄帟綬。’ 郑 云:‘帷幕皆以布为之,幄帟皆以繒为之。’”
(2).指舞台上的幕。亦指放映电影用的大幅白布。
《漢語大詞典》:两亩地
印度故事片。印度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穆凯尔吉编剧,洛埃导演,萨赫尼、洛埃主演。农民向波无钱偿还地主的高利贷,又不愿将两亩地卖给地主抵债,被迫流浪到大城市拉黄包车谋生。不久,他的妻儿也到城里,一家人历尽艰辛,仍一贫如洗,不得已他又携妻儿回乡,这时,两亩地已被地主霸占,一家人再次流浪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