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海报(海報)  拼音:hǎi bào
一种平面设计的广告。将图画与文字适当的安排在一画面上,贴在街头或车厢内,引起大家的注意,以收宣传的效果。
《國語辭典》:国际电影节(國際電影節)  拼音:guó jì diàn yǐng jié
由一个国家或地方团体所举办的国际性电影展览活动,具有观摩和竞赛的性质,并带有一定的商业宣传作用。
《漢語大詞典》:顾柯
(georgecukor,1899-1983)美国电影导演。曾在百老汇任舞台监督和导演。1930年从影。以改编名著著称。一生执导《小妇人》《茶花女》《煤气灯下》《费城故事》等五十余部影片,其中《窈窕淑女》曾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國語辭典》:场景(場景)  拼音:cháng jǐng
1.在摄影场内搭建的布景,用以表示实景。相对于外景而言。
2.场面、情景。如:「历史场景」、「离别场景」。
《漢語大詞典》:巴山夜雨
中国故事片。上海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叶楠编剧,吴永刚总导演,吴贻弓导演,李志舆、张瑜主演。“文革”期间,女青年刘文英奉命与李彦押解“反革命”诗人秋石搭乘川江轮船。刘文英受同舱五位善良乘客的影响,在李彦的支持下,毅然释放了秋石。
《國語辭典》:霸王别姬(霸王別姬)  拼音:bà wáng bié jī
1.秦末项羽兵败被困时,慷慨悲歌,与爱妾虞姬和爱马诀别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后形容英雄豪杰处于穷途末路,慷慨悲壮、不胜凄凉。也作「霸王悲歌」、「泣别虞姬」、「虞歌决别」、「虞姬永别」。
2.戏曲剧目。秦代故事戏。叙刘邦与项羽相约以鸿沟为界,各自罢兵。韩信用计使项羽进兵,又在十里山布下十面埋伏,将项羽困于垓下。项羽在营中听见四面的汉军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以为楚军都已降汉,乃与爱妾虞姬饮酒作别。后虞姬自刎,项羽杀出重围,至乌江时,因自觉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乃自刎而死。
《漢語大詞典》:伴音
在电影和电视中配合图像的声音。也叫伴声。
《國語辭典》:包场(包場)  拼音:bāo cháng
1.预先订下剧院或其他场所全部或大部分的座位。如:「他们预先将餐厅包场,以便举行生日派对。」
2.保證、担保。《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看上去不至于落空,至于一定要若干,我却不敢包场。」
《漢語大詞典》:暴力镜头
对血腥暴力动作的描画(如于电影所见)
《漢語大詞典》:鲍方
(1922- )电影演员、导演。安徽歙县人。广西大学法律系毕业。1948年在香港从影,先后在《一年之计》《新寡》《故园春梦》等近五十部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后任导演,自编自导自演的《屈原》,颇获好评。
《漢語大詞典》:大红灯笼高高挂
中国故事片。根据苏童《妻妾成群》改编。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年代国际有限公司1991年联合摄制。倪震编剧,张艺谋导演,巩俐、何赛飞主演。女大学生颂莲嫁给妻妾成群的陈佐千当了四姨太。妻妾们为了争宠,明争暗斗,结果导致三姨太因偷情被处死,颂莲也被逼成疯。然而,陈佐千却又娶了年轻的五姨太。
《國語辭典》:大众传播(大眾傳播)  拼音:dà zhòng chuán bò
透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阅听大众传递讯息的过程。
《漢語大詞典》:迭印
1.亦作"叠印"。
2.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不同的画面叠合地印在一起,使这些画面同时在银幕上重叠显现,用以表现剧中人的回忆、幻想;或构成并列形象,使观众产生联想。
3.电影画面上出现的字幕,也是用叠印方法制作的。
4.重叠显现。
《漢語大詞典》:吊杆
在广播电台、电影或电视摄影棚内使用的一种操纵录音话筒的活动长臂
吊住汽锅顶杆的拉杆之一
一种用来从井中汲水的工具
《國語辭典》:电影放映机(電影放映機)  拼音:diàn yǐng fàng yìng jī
放映电影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