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8,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制田
刈田
枯壤
沃田
透雨
甲地
籍帐
诡寄
闲种
田泽
退田
混作
贾田
地板
门簿
《漢語大詞典》:制田
规划田地。 汉 桓宽 盐铁论·未通:“先帝哀怜百姓之愁苦,衣食不足,制田二百四十步而一亩,率三十而税一。”
分類:规划田地
《漢語大詞典》:刈田
收割后的田地。 唐 贾岛 《原居即事言怀赠孙员外》诗:“採菌依餘枿,拾薪逢刈田。”
分類:收割田地
《漢語大詞典》:枯壤
干枯的田地。晋书·沮渠蒙逊载记:“顷自春炎旱,害及时苗,碧原青野,倏为枯壤。”
分類:干枯田地
《漢語大詞典》:沃田
肥美的田地。国语·晋语一:“虽获沃田而勤易之,将不克饗。” 汉 王充 论衡·宣汉:“以盘石为沃田,以桀暴为良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父忿恚得疾,食鋭减,乃为二子立析产书,楼阁沃田,悉归 大器 。”
分類:肥美田地
《國語辭典》:透雨  拼音:tòu yǔ
充足的雨。如:「这一阵透雨,洗尽了蒙在树叶上的尘埃,呈现出一片翠绿的颜色。」清。徐珂《清稗类钞。谏诤类。梁经先疏劾陕抚》:「有旨询陕旱情形,巡抚覆奏,犹言全省麦田仅有三成未播种者,馀皆连得透雨,一律下种,虽有偏灾,不至成巨祲也。」
《漢語大詞典》:甲地
(1).上等的地位。 唐 白居易 《酬卢秘书二十韵》:“闻有蓬壶客,知怀杞梓材。世家标甲地,官职滞麟臺。”
(2).上等的田地。 杨朔 《“阅微草堂”的真面目》:“深宅大院,甲地连云,地亩遍地都是,直到今天也数不清有多少顷。”
《國語辭典》:籍帐(籍帳)  拼音:jí zhàng
簿籍帐册。《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
《國語辭典》:诡寄(詭寄)  拼音:guǐ jì
设计进行假托付。《六部成语注解。户部》:「诡寄:官员贪婪,侵蚀公款,恐为查出,乃将其所侵蚀者,用诡计寄寓公用款项之中,以图朦胧蔽混也。」
《漢語大詞典》:闲种(閒種)
亦作“间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在同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培,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耕作方式。也叫间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个在三年内增产百分之六十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增种高产作物。全部一年两作,实行间种。”《人民日报》1965.3.12:“玉米株间再间种赤豆。”
分類:田地地上
《漢語大詞典》:田泽(田澤)
田地沼泽。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三白草:“三白草,生田泽畔。”
分類:田地沼泽
《漢語大詞典》:退田
(1).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隋书·食货志:“率以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
(2).退还租种的田地。宋史·食货志上二:“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
(3).犹退佃。 逯斐 《猎人小屋·红旗颂》:“更难忘1934年,红军走了白军到,地主老财夺地又退田,白匪军串门挞户,杀人放火好凶烈。”参见“ 退佃 ”。
《國語辭典》:退佃  拼音:tuì diàn
1.地主收回租给农民耕种的土地。如:「如果地主退佃了,佃农就无法靠耕种生活了。」
2.舍弃、摒除。指妓女脱籍。元。王晔〈庆东原。明明的退佃丽春园〉曲:「明明的退佃丽春园,暗暗的开除了双解元。」
《国语辞典》:混作  拼音:hùn zuò
在同一田地中、同一时间内,栽培一种以上的作物。
《漢語大詞典》:贾田(賈田)
古代商人家属所分得的田地。《周礼·地官·载师》:“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 郑玄 注:“贾田,在市贾人其家所受田也。” 孙诒让 正义:“贾人身在市不得为农,其家有子弟任农者,则授以田。”
《國語辭典》:地板  拼音:dì bǎn
铺在室内地面的木板、地砖或塑胶板,后亦泛指地面。《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却见原只是这旧屋,不过补得几处地板,筑得一两处漏。」《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走到暖阁上,走的地板格登格登的一路向。」
《國語辭典》:门簿(門簿)  拼音:mén bù
门房记载来宾姓名的簿册。《福惠全书。卷四。莅任部。申缴门簿》:「尝见督学使置循环门簿发州邑,生员出入衙门则书之。」清。顾禄《清嘉录。卷一。正月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门首设籍,书姓氏,号为门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