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换容(换容)  拼音:huàn róng
大陆地区指利用手术易容。
《漢語大詞典》:胗脉(胗脈)
医生用手指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视脉搏的变化诊断病情。胗,同“ 诊 ”。 唐 无名氏 玉泉子:“省郎 张廷之 有疾,过诣 赵鄂 胗脉。” 清 李渔 《凰求凤·假病》:“请先生过来,用心替他胗脉。”
《漢語大詞典》:接着
迎接到。《水浒传》第六七回:“却説水火二将,捉得 宣赞 、 郝思文 ,得胜回到城中, 张太守 接着,置酒作贺。” 冰心 《南归》:“ 涵 带着 苑 从下午五时便到码头去了,不知为何没有接着。”
分類:接着迎接
《漢語大詞典》:擘张(擘張)
用手拉开弓弩。汉书·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 唐 颜师古 注:“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蹋者曰蹶张。”
《国语辞典》:抟搦(抟搦)  拼音:tuán nuò
用手揉捏。宋。史达祖〈菩萨蛮。广寒夜捣玄霜细〉词:「心情虽软弱,也要人抟搦。宝扇莫惊秋,班姬应更愁。」
《漢語大詞典》:遮手
谓用手遮在额前,以便远望。 严阵 《琴泉·江村晚唱》:“渔民们遮手望着星空,盼望着更大丰收的明天。”
《漢語大詞典》:弹拨
用手指或拨子弹琴弦。例如:三弦属弹拨乐器。
《漢語大詞典》:点划(點劃)
(1).指字的笔画结构。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三折:“妾身略识些撇竖点划。”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你的字虽然不丑,那点划偏旁也还欠些讲究。”
(2).用手指点比划。 杨朔 《北线》十四:“﹝ 龙起云 ﹞单腿跪到 贾团长 旁边,远远点划着村沿说:‘我才爬到尽前边看地形,看见敌人正修工事,大小道口都堵死了,地堡也不在少数。’” 郭澄清 《大刀记》第九章:“所以她在点划伪军的同时,还插着空地叱咤 二愣 几句。”
《國語辭典》:打招  拼音:dǎ zhāo
打手势示意。《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官人把手打招,叫:『买馉饳儿。』」
《漢語大詞典》:捶床(搥牀)
用手击床。表示愤怒、激动的动作。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母得闻之,搥牀便大怒。”南史·恩倖传·茹法亮:“先帝故人多见摈斥,今召而使之,谁不慷慨?近闻 王洪范 与 赵越常 、 徐增亮 、 万灵会 共语,皆攘袂搥牀。” 宋 陆游 《草书歌》:“此时驱尽胸中愁,搥牀大叫狂堕幘。”
《漢語大詞典》:把搔
谓用手指搔痒。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性復多蝨,把搔无已。” 李善 注:“把,蒲巴反。”五臣本作“杷”。
《漢語大詞典》:摩踵
(1).见“ 摩顶放踵 ”。
(2).古 印度 诸国的风俗礼节,朝见尊敬者时用手抚摩其脚跟,以示崇敬。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远则稽顙拜手,近则舐足摩踵。”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 中天竺国 ﹞以舐足摩踵为致礼。”
《國語辭典》:摩顶放踵(摩頂放踵)  拼音:mó dǐng fǎng zhǒng
从头顶到脚跟都受损伤。比喻舍身救世,不辞劳苦。《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于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也作「摩顶至踵」、「摩顶至足」、「磨顶至踵」、「磨踵灭顶」。
《漢語大詞典》:壮锦(壯錦)
壮族妇女用手工编织的锦,经线一般用白色棉纱,纬线用彩色丝绒。 聂震宁 《绣球里有一颗槟榔》:“在情窦初开的壮族姑娘的荷包里,常常珍藏着一个美丽的绣球……姑娘冬天要学纺线织壮锦了。”
《国语辞典》:指压(指压)  拼音:zhǐ yā
一种利用手指压穴的物理疗法。以手指按在人体经脉穴道上,借所产生的压力,达到疏通血脉,松弛肌肉的效果。
《国语辞典》:打圆相(打圆相)  拼音:dǎ yuán xiàng
佛家参禅,用手在空中或地上划圆圈,称为「打圆相」。《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法空长老手捻火把,打个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