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生草
(1).青草;新生之草。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庆藩 集释:“生者,谓新生未乾之草,即牵萝补屋之意也。”
(2).长草。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书·循吏传·刘旷:“﹝ 旷 ﹞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漢語大詞典》:寄生草
(1).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三、三、七、七、七、七、七(七句)。可用作小令,也可用于套曲中。红楼梦第二二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絳唇》,鏗鏘顿挫,韵律不用説是好的了;只那词藻中有一支《寄生草》,填的极妙,你何曾知道。” 王国维 《红楼梦评论》第二章:“﹝ 宝玉 ﹞听《寄生草》之曲,而悟立足之境;读《胠篋》之篇,而作焚 花 散 麝 之想。”
(2).中药桑寄生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四·桑上寄生:“此名寄寓他物而生,如鸟立于上,故曰寄生、寓木、蔦木。俗呼为寄生草。”
《漢語大詞典》:护生草(護生草)
荠菜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荠:“释家取茎作挑灯杖,可辟蚊、蛾,谓之护生草,云能护众生也。”
分類:荠菜
《漢語大詞典》:道生草
萹蓄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萹蓄:“节间有粉,多生道旁,故方士呼为粉节草、道生草。”
《國語辭典》:菖蒲  拼音:chāng pú
天南星科「水菖蒲」、「白菖蒲」、「白菖」的别名。参见「白菖」条。
《國語辭典》:卷耳  拼音:juǎn ěr
1.植物名。石竹科卷耳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约三十公分,全株被细毛。叶对生,长卵形。聚伞花序顶生,具三至七朵花,花瓣白色,顶端凹裂约达三分之一。蒴果圆柱形。嫩叶可供食用。也称为「苍耳」、「耳珰」。
2.《诗经。周南》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卷耳,后妃之志也。」或亦指行役者思家之诗。首章二句为:「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漢語大詞典》:戎葵
即蜀葵。两年生草本植物。花瓣五枚,有红、紫、黄、白等颜色。供观赏。尔雅·释草:“菺,戎葵。” 郭璞 注:“今蜀葵也。” 邢昺 疏:“ 戎 蜀 盖其所自也,因以名之。” 郝懿行 义疏:“戎、蜀皆大之名,非自戎、 蜀 来也。”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休沐不出》:“戎葵一笑粲,露井百尺深。”
《国语辞典》:芡实(芡实)  拼音:qiàn shí
植物名。睡莲科芡属,一年生水生草本。花、茎、叶皆有刺,初生叶沉水,箭形,次生叶椭圆肾形或圆状盾形,浮在水面似莲。夏天开紫色花,花梗粗长,伸出水面,花瓣多数,三轮。浆果球形,外具皮刺,种子球形。果仁、地下茎及初生叶均供药用及食用。也称为「鸡头」、「鸡头米」、「茨实米」。
《漢語大詞典》:地椒
我国北方的一种蔓生草本植物。 元 马祖常 《北行》诗:“雨餘雷菌长,秋入地椒芬。”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地椒:“地椒出北地,即蔓椒之小者,贴地生叶,形小,味微辛。土人以煑羊肉食,香美。”
《漢語大詞典》:小巢
(1).小鸟巢。 唐 白居易 《履道池上作》诗:“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
(2).喻简陋的居处。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三:“下居近流水,小巢依岭岑。” 宋 范成大 《寄题林景思雪巢六言》诗之一:“大地九冰彻底,小巢四壁俱空。”
(3).比喻小家庭。 艾明之 《火种》第一部第五章:“每天一下班,他就匆匆赶回家来。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将这个小巢建筑得更美,更惬意。”
(4).豆科植物。又名小巢菜。为越年生草本,作家畜饲料用,亦可作菜蔬。 宋 陆游 《巢菜》诗序:“ 蜀 蔬有两巢:大巢,豌豆之不实者;小巢,生稻畦中。 东坡 所赋元修菜是也。 吴 中絶多,名漂摇草,一名野蚕豆。但人不知取食耳。”
《國語辭典》:芹菜  拼音:qín cài
植物名。伞形科芹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三中裂至全裂,裂片倒卵形,中部以上具锯齿或缺刻,总叶柄多出自根际,具长柄,柔脆易折。茎多分枝。夏秋开绿白色花,果实双悬果。嫩叶及茎可供食用。原产于欧洲,台湾各地均有栽培。也称为「旱芹」。
《漢語大詞典》:鹤草(鶴草)
蔓生草的一种。夏日开花,其形如飞鹤,故名。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卷上:“鹤草,蔓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形如飞鹤,觜翅尾足,无所不备。出 南海 ,云是媚草。” 清 吴伟业 《赋得西隐寺古松》:“鹿芝香作供,鹤草锦成茸。”亦称“ 鹤子草 ”。 唐 段公路 北户录·鹤子草:“鹤子草,蔓花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蒂叶如柳而小短,当夏开,南人云是媚草,甚神,可比怀草、梦芝,採之曝乾,以代面靨,形如飞鹤状,翅羽嘴距,无不毕备。”
《国语辞典》:翠菊  拼音:cuì jú
植物名。菊科翠菊属,一年或越年生草本。茎高三十至七十公分。茎叶散生粗毛,叶卵形有粗锯齿。夏日(阴历六月)时,枝梢顶端开大形头状花序,周边一至多层为舌状小花,中心则是黄色管状小花。舌状小花舌片有淡红、蓝紫、白色等多种。除栽作花坛、盆景外,亦用作插花材料。也称为「八月菊」、「蓝菊」、「六月菊」、「江西腊」。
《漢語大詞典》:硗秃(磽秃)
贫瘠多石不生草木之地。 宋 苏轼 《凤翔八观·李氏园》诗:“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磽秃。”
《國語辭典》:秃山(禿山)  拼音:tū shān
不生草木的山。《淮南子。道应》:「是故石上不生五谷,秃山不游麋鹿,无所阴蔽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