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瓢勺
亦作“ 瓢杓 ”。 把老熟的葫芦剖为两半所做成的勺子。南齐书·卞彬传:“ 彬 性﹝好﹞饮酒,以瓠壶瓢勺杬皮为肴……以大瓠为火笼,什物多诸诡异。”南史·陈暄传:“ 何水曹 眼不识盃鐺,吾口不离瓢杓。” 元 王祯 农书卷八:“夫瓠之为物也……大之为瓮盎,小之为瓢杓。” 清 杜岕 《雪水茶》诗:“瓢勺生幽兴,簷楹恍瀑泉。”
《漢語大詞典》:瓢尊
亦作“ 瓢樽 ”。 泛指酒器。 唐 刘言史 《林中独醒》诗:“晚来林沼静,独坐间瓢尊。” 宋 苏辙 《和毛君新葺囷庵船斋》:“画囊书帙堆窗案,药裹瓢樽掛壁篮。”
分類:酒器
《漢語大詞典》:瓢杓
见“ 瓢勺 ”。
《漢語大詞典》:瓢勺
亦作“ 瓢杓 ”。 把老熟的葫芦剖为两半所做成的勺子。南齐书·卞彬传:“ 彬 性﹝好﹞饮酒,以瓠壶瓢勺杬皮为肴……以大瓠为火笼,什物多诸诡异。”南史·陈暄传:“ 何水曹 眼不识盃鐺,吾口不离瓢杓。” 元 王祯 农书卷八:“夫瓠之为物也……大之为瓮盎,小之为瓢杓。” 清 杜岕 《雪水茶》诗:“瓢勺生幽兴,簷楹恍瀑泉。”
《分类字锦》:吹瓢
北堂书钞许由以瓢挂树风吹瓢有声由以为烦取而捐之
分类:
《漢語大詞典》:瓢笙
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笙斗以瓠瓢做成。新唐书·南诏传:“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劝釂。”宋史·蛮夷传四·西南诸夷:“上因令作本国歌舞,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
《漢語大詞典》:雀瓢
即芄兰。草名。《诗·卫风·芄兰》“童子佩觿” 三国 吴 陆玑 疏:“一名萝摩, 幽州 人谓之雀瓢。”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女青﹝集解﹞引 苏恭 曰:“生平泽。叶似萝摩,两叶相对。子似瓢形,大如枣许,故名雀瓢。”
《骈字类编》:龙瓢(龙瓢)
元阙名燕山八景赋遥望迢迢兮蓟门天风起兮云奔分龙瓢之一滴散急雨兮纷纷
《骈字类编》:铜瓢(铜瓢)
黄庭坚匹纸跋王子飞兄弟来过适有嘉酝子飞子均皆不能酒而子予自赞曰能因濯余古铜瓢满酌饮之曰饮此则为子书匹纸子予请尽之既而一举覆瓢示予余因为落笔不倦
《漢語大詞典》:瓠瓢
(1).即瓠芦。 唐 陆龟蒙 《幽居赋》:“炊粃粺以为食,割瓠瓢而作器。”
(2).指用葫芦剖制而成的盛器。宋史·蛮夷传三·黎洞:“﹝ 黎 人﹞陶土为釜,器用瓠瓢。”
《漢語大詞典》:箕瓢
传说 许由 隐居 箕山 之下, 颍水 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遂弃之。见 明 敬虚子 《小隐书·许由》。因以“箕瓢”为隐居思静之典。 唐 李咸用 《览文僧卷》诗:“调高非 郢 《雪》,思静碍 箕 瓢。”
《漢語大詞典》:合瓢
即合卺。魏书·元孝友传:“夫妇之始,王化所先,共食合瓢,足以成礼。”
分類:合卺
《國語辭典》:草团瓢(草團瓢)  拼音:cǎo tuán piáo
圆形茅屋。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恼翻我怎干休?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我这里怨天公安排得我便无著落,困蛰龙久隐在草团瓢。」
分類:圆形茅屋
《漢語大詞典》:瓢杯
葫芦做的饮器。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七:“瓢桮,判瓠为饮器,与匏樽相配。”
分類:葫芦饮器
《國語辭典》:瓢泼(瓢潑)  拼音:piáo pō
像用瓢勺泼水。形容雨势很大。如:「真是瓢泼大雨。」
分類:瓢勺
《漢語大詞典》:弃瓢翁(棄瓢翁)
尧 时隐士 许由 的别称。后亦泛指隐士。 金 段克己 《岁己酉春正月张汉臣下世因作古意》诗之二:“世无弃瓢翁,轩輊定谁説。”亦称“ 弃瓢叟 ”。 明 石宝 《登封龙山赋》:“地存画卦之臺,巖有弃瓢之叟。”参见“ 弃瓢 ”。
分類:隐士许由
《漢語大詞典》:弃瓢(棄瓢)
汉 蔡邕 《琴操·箕山操》载, 尧 时 许由 隐居 箕山 ,常以手捧水而饮。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 由 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 由 以为烦扰,遂取瓢弃之。后因以“弃瓢”为隐居的典实。 明 刘训 《许由隐居》诗:“弃瓢林下风生树,洗耳溪边水漾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