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泛瑗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05 【介绍】: 西晋敦煌人,字伯玉。仕张轨为中督护。西晋惠帝永兴二年,陇西太守韩稚攻杀秦州刺史张辅,轨命瑗率众二万讨稚,稚降。未几,瑗为乱兵所杀。
郭瑗 朝代:西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晋河东闻喜人。郭璞父。仕为尚书都令史。性端直方正。时尚书杜预有所增损,瑗多驳正之。官终建平太守。
傅瑗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北地灵州人,字叔玉。傅咸孙。以学业知名。与郗超善。累官护军长史、安城太守。
杜瑗 朝代:东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7—410 【介绍】: 东晋交阯朱䳒人,字道言。历任日南、九德、交阯太守。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威制交土,闻刺史将至,拒而不纳。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后破林邑范胡达兵,擢交州刺史,进号冠军将军。卒赠右将军。
全晋文
瑗,咸和中为太常博士。(案别有杜瑗,晋未为交州刺史、非即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0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瑗度。谢安子。拜著作郎,迁侍中。淝水之战中,与从兄谢玄率精卒击破苻坚。封望蔡公。安帝隆安三年孙恩起事,再攻会稽,琰为会稽内史、都督五郡军事。为孙恩击杀,谥忠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4—475 【介绍】: 南朝宋琅邪开阳人,字长玉。本名瑗。初为晋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东晋末,从刘裕北伐,为刘裕所知,以能得人主微旨,入宋,历事六主,参掌机要。明帝泰始三年,以爰素不亲己,斥为奸佞,诏徙交州。明帝死,还京都,位终中散大夫。有史才,孝武帝时曾领著作郎,奉命续撰何承天草创之宋史,多为沈约《宋书》所本。
全宋文·卷四十
爰字长玉。(《释文叙录》作「季玉」。)初名瑗,南琅邪开阳人。仕晋为琅邪王大司马府中典军。至宋元嘉中,累迁殿中侍御史,转南台侍御史始兴王浚后军,迁员外散骑侍郎。孝建初补尚书水部郎,转殿中郎,进尚书右丞。迁左丞,大明中领著作郎,迁游击将军。景和初为黄门侍郎,领射声校尉,封吴平县子。泰始初,例削封,改领长水校尉兼尚书左丞,寻除太中大夫,徙付交州。还,除南康郡丞。后废帝即位,以为南济阴太守,除中散大夫。元徽三年卒,年八十二,有《宋书》六十五卷,集十卷。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生辛氏。陇西人。毗之后。其父有子三。伯原明仕魏。官至尚书。仲为沙门。号法爱。瑗其季也。师事梁州沙门慧开。开不测人也。而钟爱瑗曰。他日于佛法当有力。使游学四方。依道场慧观乃入庐山脩禅。宋文帝访能述生公顿悟义者。江州刺史庾登之。以瑗闻。诏问之。瑗伸辩详明。何尚之叹曰。吾以谓生公殁后。微言永绝。今日复闻象外之谈。所谓天未丧斯文也。南平王西阳王皆师事之。归庐山注胜鬘。经天保构成。诏瑗居之。王景文至。值方讲。景文叹曰。所举皆所未闻。所指皆出意表。真法中龙也。湘宫成。又诏瑗居之。帝临幸听法。公卿毕集。时以为荣。至齐文慧。又请住灵根寺。太尉王俭有重名。特设一榻。次延之。他人莫与也。永明七年殁。寿八十一。
高僧传·卷第八 义解五
释法瑗。姓辛。陇西人。辛毗之后。长兄源明仕伪魏为大尚书。第二兄法爱亦为沙门。解经论兼数术为芮芮国师。俸以三千户。瑗幼而阔达倜傥殊群。路见贫寒辄脱衣为惠。初出家事梁州沙门竺慧开。开懿德通神。时人谓得初果。开谓瑗曰。汝情悟若此必能纲总末化。宜竞力博闻无得独善。于是辞开游学。经涉燕赵去来邺洛。值胡寇纵横关陇鼎沸。瑗冒险履危学业无怠。元嘉十五年还梁州。因进成都。后东适建邺依道场慧观为师。笃志大乘傍寻数论。外典坟素颇亦披览。后入庐山守静味禅。澄思五门游心三观。顷之刺史庾登之请出山讲说。后文帝访觅述生公顿悟义者。乃敕下都。使顿悟之旨重申宋代。何尚之闻而叹曰。常谓生公殁后微言永绝。今日复闻象外之谈。可谓天未丧斯文也。帝敕为南平穆王铄五戒师。及孝武即位。敕为西阳王子尚友。辞疾不堪。久之获免。因庐于方山。注胜鬘及微密持经。论议之隙时谈孝经丧服。后天保改构请瑗居之。因辞山出邑纲维寺网。刺史王景文往侯。正值讲丧服。问论数番称善而退。及明帝造湘宫新成。大开讲肆妙选英僧。敕请瑗充当法主。帝乃降跸法筵。公卿会座。一时之盛观者荣之。后齐文惠又请居灵根。因移彼寺。太尉王俭门无杂交。唯待瑗若师。书语尽敬。以齐永明七年卒。春秋八十一矣。时灵根寺又有法常智兴。并博通经论数当讲说。常乃尤能剧谈。为时匠所惮。而性甚刚梗。不偶人俗。
裴瑗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7—539 【介绍】: 北魏河东闻喜人,字珍宝。裴延俊族人。少孤贫,清苦自立。起家中兵参军。迁给事中、汝南王悦郎中令。孝明帝末,为太原太守。尔朱荣谋赴洛阳,瑗预其事。孝静帝时,卒于雍州刺史。
乙瑗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9—534 【介绍】: 北魏代人,字雅珍。乙乾归孙。尚淮阳公主,除驸马都尉,历济南太守。后除西兖州刺史。东魏孝静帝天平初举兵应樊子鹄,战败死。
窦瑗 朝代:东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魏辽西阳乐人,字世珍。年十七,游学十年,始为御史,兼太常博士,为尔朱荣所知,表为北道大行台左丞。孝静帝天平中除广宗太守,转中山太守。高欢书其政绩颁州郡,以为劝励。除大宗正,按法推正,无所顾避。官虽通显,贫窘如布衣,清尚之操,为时所重。后领本州大中正兼廷尉卿。
全后魏文·卷五十四
瑗字世珍,辽西辽阳人。初为御史,转奉朝请、兼太常博士,尔朱荣表为北道大行台左丞,赐爵阳洛男,除员外散骑常侍,封容城县伯,除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迁太山太守。前废帝即位,除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孝武时拜廷尉卿。孝静时除镇东将军,出为广宗太守,转中山太守,加征东将军,授使持节、平州刺史,入为齐献武丞相府右长史,又行晋州事,还除大宗正卿、加卫将军,领本州大中正、兼廷尉卿。卒,赠太仆卿、济州刺史,谥曰明。
羊瑗 朝代:南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人。尝著有《分王年历》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僧。金陵人。能诗文,以持律称名于时。陈宣帝时令为大僧正,住光宅寺。瑗每闭关自检,不预吊庆。著有《十诵律疏》等。
全陈文·卷十八
昙瑗,金陵人,住光宅寺,有集六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金陵人。自幼及长。罔替听涉。数论时宗。该贯无遗。尤以文华自处。名重京邑。而讲席则专师十诵。五众揖其风猷。士贵从其津济。有陈之世。莫之与让。宣帝诏境内之僧受戒。非满五夏皆参律肆。仍于都辇大寺置场。有司给备衣食。凡监捡科举之职一以委瑗。于是瑗乃搜擢明习辞义者。二十馀人。以敷厥训。而道器大增。或有学成告归。则瑗必召问理事。使无凝滞。而后遣之。由是风俗为变。诏褒美。且升国僧正。住光宅寺。力辞。许之。庆吊斋会悉谢绝。石泉林竹。遇即忘返。每游钟阜诸寺。揽物怀古。触兴赋诗。与洪偃法师相唱和。太建间。卒于所住寺。春秋八十二。瑗之将终也。谓众曰。生死对法。凡圣皆缠。自非极位。谁能免者。愿勖进脩。毋沦后有。幸诸梵行。同思此言。道俗叹其明正。诏依西域法。阇维之。建塔立碑。以垂永久有十诵疏十卷。戒本羯磨疏各两卷。僧家书仪四卷。别集八卷。行世。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一 明律上
释昙瑗。未详氏族。金陵人也。才术纵横子史周综。自幼及长以听涉驰名。数论时宗普经陶述。而威严群小不妄登临。矜持有功颇以文华自处。时或规谏之者。瑗因摆拨前习。专征鄙倍。弦韦所诰验于耳目。由是名重京邑。同例钦焉。以戒律处世。住持为要。乃从诸讲席专师十诵。功绩既著学观斯张。自尔恒当元宰。镇讲相续。有陈之世无与为邻。使夫五众揖其风猷七贵从其津济。瑗其有之矣。常徒讲众二百馀人。宣帝下诏国内。初受戒者夏未满五皆参律肆。可于都邑大寺广置德场。仍敕瑗总知监检明示科举。有司准给衣食。勿使经营形累致亏功绩。瑗既蒙恩诏通诲国僧。四远被徵万里相属。时即搜擢明解词义者二十馀人。一时敷训。众齐三百于斯时也京邑屯闹行诵相諠。国供丰华学人无弊。不踰数载道器大增。其有学成将还本邑。瑗皆聚徒对问理事。无疑者方乃遣之。由是律学更新上闻天听。帝又下敕荣慰。以瑗为国之僧正。令住光宅。苦辞以任。敕特许之。而栖托不竞。闭门自捡。非夫众集不妄经行。庆吊斋会了无通预。山泉林竹见便忘反。每上钟阜诸寺偱造道贤。触兴赋诗览物怀古。洪偃法师傲岸泉石偏见朋从。把臂郊垧同游故苑。瑗题树为诗曰。丹陵粉叶少。白水黍苗多。浸淫下客泪。哀怨动人歌。春蹊度旅葛。秋浦没长莎。麋鹿自腾倚。车骑绝经过。萧条肆野望。惆怅将如何。偃续题曰。龙田留故苑。汾水结馀波。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多。凉烟惨高树。浓露变轻萝。泽葵犹带井。池竹下侵荷。秋风徒自急。无复白云歌。瑗以太建年中卒于住寺。春秋八十有二。初微疾将现。便告众曰。生死对法凡圣俱缠。自非极位有心谁免。今将就后世力不相由。愿生来讲诲分有冥功。彼我齐修用为来习。不尔与世沈浮未成通济。幸诸梵行同思此言。终事任量可依成教。言讫端坐如定欻然已逝。道俗悲泣。叹其神志明正不偶缘业。有敕依法焚之。为立白塔。建碑于寺。著十诵疏十卷戒本羯磨疏各两卷僧家书仪四卷别集八卷。见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7—631 【介绍】: 唐观州蓨人,字文纪。少慷慨有志节,每以忠义自许。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隋为太子洗马,旋擢尚书右丞。高祖时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频谏太子不听,固请老,解尚书。贞观时拜太子少师,以足疾太宗特赐步舆,听乘至阁,问以政事,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贞。
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纲字文纪。观州蓨人。初名瑗。字子玉。读后汉书张纲传。慕而改之。初为周齐王宪参军。入隋为太子洗马。拜尚书右丞。为杨素苏威所恶。以属吏。会赦免。贼帅何潘仁署为长史。高祖义师至京城。授丞相府司录。封新昌县公。累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进太子少保。贞观四年拜太子少师。五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
韩瑗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6—667 【介绍】: 唐京兆三原人,字伯玉。韩仲良子。博学,晓吏事。太宗贞观时,为兵部侍郎。高宗永徽三年,擢黄门侍郎,俄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侍中。帝废王皇后,瑗泣谏不纳。褚遂良谏立武后坐贬,瑗为涕泣力救,帝愈不听。瑗忧愤表归田里,又不报。显庆二年,许敬宗、李义府诬瑗通遂良谋不轨,贬振州刺史,卒。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瑗字伯玉。雍州三原人。贞观中累官兵部侍郎。袭爵颍川公。永徽中迁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侍中兼太子宾客。为许敬宗李义府所谮。左授振州刺史。显庆四年卒。年五十四。神龙元年。武后遗制复其官爵。
李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陇西狄道人,字德圭。高祖从父兄子。封庐江王。累迁幽州大都督。性懦,朝廷以王君廓辅行,君廓勇而阴险。时隐太子建成有阴谋,厚结瑗。建成死,君廓劝瑗反,瑗从之,反为其卖,被缢杀,年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