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白玉有瑕  拼音:bái yù yǒu xiá
形容人品或事物有缺点、不完美。《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列传》:「日辰不全,故有孤虚。黄金有疵、白玉有瑕。」
《国语辞典》:白璧之瑕  拼音:bái bì zhī xiá
洁白的璧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却带有小缺点,有惋惜的意味。也作「白璧微瑕」。
《国语辞典》:抵瑕蹈隙  拼音:dǐ xiá dào xì
针对他人弱点、短处加以指摘攻击。如:「别对他人抵瑕蹈隙、攻讦隐私。」
《国语辞典》:荡瑕涤秽(荡瑕涤秽)  拼音:dàng xiá dí huì
洗净清除污垢。
《国语辞典》:吹毛取瑕  拼音:chuī máo qǔ xiá
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参见「吹毛求疵」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
《漢語大詞典》:祓瑕
除去缺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过失或缺点。新唐书·韦处厚传:“按 绅 先朝旧臣,就令有过,尚当祓瑕洗衅,成无改之美,况被谗乎!”
《漢語大詞典》:攻瑕索垢
批评不足,寻找缺点。 清 王晫 今世说·规箴:“吾儕本相好,攻瑕索垢,当猛鷙如寇讎,毋留纤尘,为后人口实。”
《漢語大詞典》:攻瑕指失
批评缺点,指出失误。 清 顾炎武 《与友人书》:“今此旧编,有尘清览。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
《漢語大詞典》:击瑕(擊瑕)
攻击敌人布防疏漏之处。明史·袁崇焕传:“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瑕以为用。”
《漢語大詞典》:含垢藏瑕
见“ 含垢匿瑕 ”。
《漢語大詞典》:含垢匿瑕
亦作“ 含垢藏瑕 ”。 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刘孝标 注引《嵇康别传》:“ 康 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於怀,喜怒不寄於颜。”《旧唐书·田弘正传》:“官封代袭,刑赏自专,国家含垢匿瑕,垂六十载。” 宋 苏轼 《赵康靖公神道碑》:“卿相大臣,号多长者。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含垢匿瑕,犯而不校。”
《漢語大詞典》:含垢匿瑕
亦作“ 含垢藏瑕 ”。 包容污垢,隐匿缺失。形容宽宏大度。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世说新语·德行》“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刘孝标 注引《嵇康别传》:“ 康 性含垢藏瑕,爱恶不争於怀,喜怒不寄於颜。”《旧唐书·田弘正传》:“官封代袭,刑赏自专,国家含垢匿瑕,垂六十载。” 宋 苏轼 《赵康靖公神道碑》:“卿相大臣,号多长者。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含垢匿瑕,犯而不校。”
《漢語大詞典》:含垢弃瑕(含垢棄瑕)
包容污垢,不责过失。形容宽宏大度。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况当今陛下在宥四海,与人为天,特降含垢弃瑕之书,且授随才任能之柄於阁下。”
《漢語大詞典》:含瑕积垢(含瑕積垢)
比喻蒙受耻辱。 明 唐顺之 《与郭似庵巡按书》:“况僕含瑕积垢以此终世,惟应躬耕灌园,矢沟壑之志,保桑榆之路,补东隅之失,庶几不詒田夫野人訕笑。”参见“ 含垢 ”。
《國語辭典》:含垢  拼音:hán gòu
容忍耻辱。《左传。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也作「含诟」。
《分类字锦》:駮瑕委蛇
张衡南都赋巨蚌函珠駮瑕委蛇注郭璞尔雅注曰虾大者长一二丈委蛇长猊瑕与虾古字通
分类:
《漢語大詞典》:驳瑕(駁瑕)
亦作“駮瑕”。 巨虾。瑕,通“ 虾 ”。文选·张衡〈南都赋〉:“巨蜯函珠,駮瑕委蛇。” 李善 注:“ 郭璞 尔雅注曰:‘虾大者长一二丈。’瑕与虾古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