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唯心辩证法
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理论。特点是在把客观物质世界归结到精神的基础上,论证精神、概念的辩证运动和发展。德国黑格尔第一个建立起了庞大的唯心辩证法体系,故唯心辩证法又特指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其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國語辭典》:唯我论(唯我論)  拼音:wéi wǒ lùn
一种哲学思想。主张认识为人心中主观的作用,一切外界事物皆不能离开我之意识而存在。是一种极端的唯心论。后亦发展为以自爱自利为行为准则的伦理学说。
《國語辭典》:西医(西醫)  拼音:xī yī
采用西洋医术的医生及医疗方法。
《國語辭典》:宿命论(宿命論)  拼音:sù mìng lùn
认为人生的行为境遇,皆依预定的命运发生,而非人力所能变更的理论。也称为「宿命说」、「运命论」。
《國語辭典》:统计学(統計學)  拼音:tǒng jì xué
研究统计理论和方法的科学。讨论如何蒐集、整理、分析资料,并将分析所得的结果配合机率原理,以推论群体现象与特徵,并研究其变化的学问。
《漢語大詞典》:天命论
主张“天”即上帝的旨意和命令主宰人世一切的唯心主义哲学理论。
《漢語大詞典》:天才论
认为是“生而知之”的天才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理论。在认识论上,认为人的知识、才能是先天就有的;在历史观上,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创造的。
《國語辭典》:阉割(閹割)  拼音:yān gē
1.割除睪丸或卵巢。
2.比喻抽掉文章或理论的精华,使失去原有作用或变更性质。
《國語辭典》:要言妙道  拼音:yào yán miào dào
精要的言论和玄妙的道理。《文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制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宋。辛弃疾 六州歌头。晨来问疾词:「有要言妙道,往问北山愚,庶有瘳乎!」也作「妙言要道」。
《国语辞典》:模糊理论(模糊理论)  拼音:mó hú lǐ lùn
由美国人札德(L.A.Zadeh)在西元一九六五年创立的一种数学理论。强调人类的思维、推理及对周遭事物的认知,在本质上都是相当模糊的,因此认为以精确为导向的传统分析方法,已不完全适用于以人为中心的系统上,必须以模糊算则分析取代传统的数量方法。此种理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举凡以生命行为为主要角色的系统所组成的体系,都可以此理论探讨之。以工业设计为例,结合此种理论之产品将更为人性化,符合实际的需求,如洗衣机将可随衣物多寡、脏污程度等而自动调整水位与清洗时间;冰箱则可随食物种类、数量而调整温度等。这些产品将明显产生节省水电的效益。
《国语辞典》:偏差理论(偏差理论)  拼音:piān chā lǐ lùn
研究偏差行为的理论。由涂尔干和墨顿提出,他们假定偏差行为是来自社会结构的缺陷,特别是文化价值与制度规范之间的矛盾。换句话说,就是当部分国民缺少适当的认可手段去达成社会上所赞许的价值目标时,这些人将在目标与手段上求其变通或偏差。如当一个人被拒绝或不公平地被剥夺就学、就业、晋升等的机会时,就作奸犯科,以期达到成功或扬名立万的目标。这派理论著眼于阶层间机会的不平等,故也称为「紧张理论」。
《国语辞典》:膨胀宇宙(膨胀宇宙)  拼音:péng zhàng yǔ zhòu
发现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主张宇宙正在膨胀的理论。
《国语辞典》:批判哲学(批判哲学)  拼音:pī pàn zhé xué
德国哲学家康德所创的学说。其内容在批判我们的纯粹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及判断力之有效应用范围和作用。康德指出「批判」的意义在于检验知识的构造和能力,而不是提出一个新的知识系统。
《国语辞典》:虽然如此(虽然如此)  拼音:suī rán rú cǐ
承认事实如上文所说,而理论上或实际上却如下文所讲。表示限制转折的语句。《文明小史》第三五回:「虽然如此,也要很费一番唇舌,说得他动心才好。」
《国语辞典》:情词易工(情词易工)  拼音:qíng cí yì gōng
明代戏曲家何良俊为了改变戏曲创作刻板、毫无生气的现象所提出的理论。他以为在文艺作品中,描述情感及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情词」,对作家及演员而言,容易取得完美的表现语言及形式;就读者及观众而言,则容易引起共鸣,故谓之「情词易工」。见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