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道德行为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國語辭典》:大国沙文主义(大國沙文主義)  拼音:dà guó shā wén zhǔ yì
较强大的国家,视本国的荣耀与利益为最高,轻视弱小国家,不尊重这些国家的独立、主权,以及领土的完整,干涉其内政与外交,称为「大国沙文主义」。
《漢語大詞典》:成反比
交替地或连续地显现出与其他事物相异的性质或属性。例如:一个数学量可以与另一个数学量成反比。
《漢語大詞典》:情见于色(情見於色)
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侠女:“生甚怒之,情见於色。”
《國語辭典》:派头(派頭)  拼音:pài tóu
1.人的言行显现出来的气势。如:「派头十足」。《歧路灯》第九四回:「一传十,十传百,都说谭大老爷与绍闻是本家兄弟,某日还要到萧墙街来贺喜,这个派头就大了。」
2.希望、指望。《红楼梦》第六回:「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漢語大詞典》:女教师
指旧式乡村或小城市学校的女性教师
表现出一般认为是属于学校教师的特征(如卖弄学问及一本正经)的女人
《國語辭典》:剖面  拼音:pǒu miàn
物体被切断后,所呈现的表面。如:「横剖面」、「纵剖面」。也称为「断面」、「截面」、「切面」。
《漢語大詞典》:旁见侧出(旁見側出)
(1).谓从侧面或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 宋 苏轼 《书吴道子画后》:“ 吴道子 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十九·武氏死中宗立皆在洛:“凡史文緐简合宜者少,赖善读书者从旁见侧出而得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其妙处总在旁见侧出,吸取题神,不是此诗,恰是此诗。”
(2).指头绪纷繁,枝节横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荆》《刘》《拜》《杀》之得传於后,止为一线到底,并无旁见侧出之情。”
《漢語大詞典》:设境(設境)
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表现出的境界。 清 周亮工 读画录·陈章侯:“ 方与三 曰:‘ 北宋 阎次平 , 南宋 张敦礼 、 徐改之 ,专借 荆 关 而入,自脱北傖躁气,然设境未能如 老莲 之高旷。’”《〈王统照短篇小说选集〉序言》:“如第一辑的五篇,论思想不免稚弱、单纯,尤可见出自己的生活圈子的窄狭,故多从空想中设境或安排人物,因此就不得不重在‘写意’。”
《漢語大詞典》:孺子欢(孺子歡)
为使父母欢心,故意表现出孩子般的欢娱的神态动作。 清 刘大櫆 《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事父母,多为孺子欢,一日不见则悽然不乐。”
《國語辭典》:撒酒风(撒酒風)  拼音:sā jiǔ fēng
藉著醉酒放肆胡闹。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这厮原来酒后无德,撒酒风那!」《海上花列传》第二七回:「陆里去寻开心,吃仔酒,到该搭来撒酒风。」也作「撒酒疯」。
《漢語大詞典》:煔灼
犹闪烁。时时闪现出光芒。 鲁迅 《坟·人之历史》:“进化之説,煔灼于 希腊 智者 德黎 ,至 达尔文 而大定。”
《國語辭典》:森罗万象(森羅萬象)  拼音:sēn luó wàn xiàng
宇宙间的各种现象繁多而整齐的排列在眼前。《五灯会元。卷一九。白云守端禅师法嗣》:「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
《國語辭典》:截面  拼音:jié miàn
物体被切断后,所呈现的切面。也称为「剖面」。
《國語辭典》:良心发现(良心發現)  拼音:liáng xīn fā xiàn
比喻悔悟、悔改。如:「在长辈的提醒下,他终于良心发现,痛改前非,重新做人。」《醒世姻缘传》第四回:「五更头寻思起来,未免也有些良心发现,所以近来也甚雁头鸱劳嘴的,不大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