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泛酒(汎酒)
亦作“泛酒”。
(1).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饮于环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飘流,停则取饮,相与为乐,谓之“汎酒”。 晋 束晳 《三日曲水对》:“昔 周公 城 洛邑 ,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诗云:‘羽觴随波。’”参见“ 流觴曲水 ”。
(2).古人用于重阳或端午宴饮的酒,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因称“汎酒”。 前蜀 韦庄 《庭前菊》诗:“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 龙山 泛酒来。” 唐 皎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明 杨慎 《渔家傲》词:“摘得金英来泛酒,西山爽气当窗牖,鬢插茱萸歌献寿。” 郭沫若 《蒲剑集·〈蒲剑·龙船·鲤帜〉》:“以菖蒲泛酒(俗间在酒中对以雄黄),不仅要保持身体的清洁,还要争取内心的芬芳。”
(1).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三日,宴饮于环曲的水渠旁,浮酒杯于水上,任其飘流,停则取饮,相与为乐,谓之“汎酒”。 晋 束晳 《三日曲水对》:“昔 周公 城 洛邑 ,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诗云:‘羽觴随波。’”参见“ 流觴曲水 ”。
(2).古人用于重阳或端午宴饮的酒,多以菖蒲或菊花等浸泡,因称“汎酒”。 前蜀 韦庄 《庭前菊》诗:“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 龙山 泛酒来。” 唐 皎然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诗:“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明 杨慎 《渔家傲》词:“摘得金英来泛酒,西山爽气当窗牖,鬢插茱萸歌献寿。” 郭沫若 《蒲剑集·〈蒲剑·龙船·鲤帜〉》:“以菖蒲泛酒(俗间在酒中对以雄黄),不仅要保持身体的清洁,还要争取内心的芬芳。”
《漢語大詞典》:浮觞(浮觴)
(1).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在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浮觴”。 汉 孔臧 《杨柳赋》:“流川浮觴,殽核纷杂。” 宋 苏辙 《平溪堂》诗:“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觴取意便临流。”参见“ 浮杯 ”。
(2).指饮酒。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虽 虞卿 适 赵 , 平原 入 秦 ,受赠千金,浮觴旬日,无以过也。”
(2).指饮酒。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虽 虞卿 适 赵 , 平原 入 秦 ,受赠千金,浮觴旬日,无以过也。”
《漢語大詞典》:回还(迴還)
(1).犹往返,来回。 南朝 宋 武帝 《自君之出矣》诗:“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宋 朱松 《西湖泛舟》诗:“风艇纵看山转侧,烟堤儘逐水回还。”
(2).返回原处。回来。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早回还,教公子开颜。”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半夜里恰回还,抵多少夕阳归去晚。”
(3).返回原处。回去。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船,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回还。”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听罢了令……各自里回还,镇守定疆藩。”
(4).犹反复。 唐 李峤 《汾阴行》:“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还不可测。”
(1).退却;返回。《汉书·王尊传》:“及水盛隄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 尊 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迴还。”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夫一志直往无迴还之虑、瀟洒任理无累着之心者,此乃保仙之子也。”《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飢渴欲死,寻復迴还,来见其父。”
(2).回环曲折。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交错纠纷,迴还倚伏。”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皆山楼即事》曲:“爱楼居四面皆山。图画横陈,步障迴还。”
(2).返回原处。回来。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早回还,教公子开颜。”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半夜里恰回还,抵多少夕阳归去晚。”
(3).返回原处。回去。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船,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回还。”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听罢了令……各自里回还,镇守定疆藩。”
(4).犹反复。 唐 李峤 《汾阴行》:“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还不可测。”
(1).退却;返回。《汉书·王尊传》:“及水盛隄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 尊 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迴还。”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夫一志直往无迴还之虑、瀟洒任理无累着之心者,此乃保仙之子也。”《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飢渴欲死,寻復迴还,来见其父。”
(2).回环曲折。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交错纠纷,迴还倚伏。”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皆山楼即事》曲:“爱楼居四面皆山。图画横陈,步障迴还。”
《漢語大詞典》:胶戾(膠戾)
(1).回环曲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穹隆云挠,蜿灗胶戾。”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蜿灗,展转也;胶戾,邪曲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宛潬胶盭”。《文选·木华〈海赋〉》:“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 吕向 注:“胶戾,环旋貌。”
(2).乖戾。《汉书·刘向传》:“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愬,转相是非。” 颜师古 注:“言志意不和,各相违背。”
(2).乖戾。《汉书·刘向传》:“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愬,转相是非。” 颜师古 注:“言志意不和,各相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