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环境卫生(环境卫生)  拼音:huán jìng wèi shēng
人类生活环境周围的整洁。注重环境卫生可保护身体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其范围可广及影响人类身心及社会全体健康的物质环境因素。
《国语辞典》: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拼音:huán jìng wū rǎn
人类所居住的环境,如空气、水质、土地等,受到化学品、废气、废水、垃圾、噪音等人为因素的改变,使其直接或间接影响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或环境成分与状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品质,并危及人类的生存,称为「环境污染」。
《国语辞典》:环境设计(环境设计)  拼音:huán jìng shè jì
有关人类环境的机能、美观、心理反应及族群互动等各学术研究及实用技术支派的综合,目的在创造美好的人类生活环境。
《国语辞典》:环境工程(环境工程)  拼音:huán jìng gōng chéng
一般指以工程技术控制危害环境的因素,使人类达到健康、舒适及社会幸福的目标,称为「环境工程」。
《国语辞典》:家庭园艺(家庭园艺)  拼音:jiā tíng yuán yì
探讨如何利用园艺材料,以美化家庭室内、室外及周围环境的一种艺术。
《国语辞典》:人生路不熟  拼音:rén shēng lù bù shú
在新环境中,人地生疏。《情变》第六回:「这里杭州地方,又是个人生路不熟的所在,将来怎生过活呢?」也作「人生地不熟」。
分类:环境
《国语辞典》:帕金森氏症  拼音:pà jīn sēn shì zhèng
Parkinson's disease
一种因先天基因遗传或后天环境毒物造成中脑多巴胺神经系统退化,所造成的运动与认知功能缺损。前项症状包括颤抖、躯体僵直、动作起始困难、脸部肌肉僵硬等;后项症状包括认知功能低下、情绪沟通障碍、社会退缩等。此病系由英国籍医师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最先提出。也称为「巴金森氏症」、「柏金森氏症」。
《国语辞典》:隧道棚栽法  拼音:suì dào péng zāi fǎ
一种突破不良气候环境的园艺栽培法。是在做好的畦上,每间隔一公尺插一支三点四公尺长的竹片或铁条,两端沿畦缘垂直插入,中央弯曲成圆拱形,顶高大约八十五公分。然后在连结牢固的棚盖上覆盖塑胶布,并在此形同隧道的设备下种植农产品。
《国语辞典》:时势比人强(时势比人强)  拼音:shí shì bǐ rén qiáng
形容人无法抗拒环境的力量。如:「事情到这种地步,我只好放弃。没办法,时势比人强嘛!」也作「形势比人强」。
《国语辞典》:森林生态系(森林生态系)  拼音:sēn lín shēng tài xì
以林木为主要组成的生态系统,其植群能与环境交互作用,并使物质交替循环,达到持续永久之功能者。可分为针叶林、落叶林及热带雨林等三带。
《国语辞典》: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拼音:láo dòng jīng jì xué
研究人与工作环境间关系的一种社会科学。
《国语辞典》:媒体狂并潮(媒体狂并潮)  拼音:méi tǐ kuáng bìng cháo
指二十世纪末,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来临和媒体同业间的竞争,不同媒体公司为求增加资本、扩大经营层面,所进行的合并风潮。
《国语辞典》:太空生态学(太空生态学)  拼音:tài kōng shēng tài xué
研究太空的各种环境因子及其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影响,及生物在太空旅行时所遭遇的各种问题的科学。
《国语辞典》:噪音管制法  拼音:zào yīn guǎn zhì fǎ
为维护国民健康及环境安宁,提高国民生活品质而制定的管制噪音的法律。
《国语辞典》:无障碍环境(无障碍环境)  拼音:wú zhàng ài huán jìng
为肢体障碍者提供各种设施,以排除行动障碍的环境。例如无障碍人行步道系统、无障碍公共建筑物与活动场所、无障碍运输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