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王甫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 【介绍】: 东汉人。灵帝时为黄门令,与曹节等将兵杀窦武、陈藩,迁中常侍。又与节诬奏勃海王刘悝谋反,杀之,以功封冠军侯。操纵朝政,父兄子弟皆为贵官。后为司隶校尉阳球奏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75 【介绍】: 宋初陈州宛丘人,字冠侯。年十三,能骑射。后唐天成三年,以吉州刺史讨王都于定州,大破契丹于嘉山。后晋时从李守贞讨平青州杨光远,移镇许州,封祁国公。开运中击溃围攻阳城之辽军,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历后汉至后周,累官天雄军节度,封魏王。入宋,加守太师。太祖天宝二年,移凤翔节度。后被劾罢。有谋善战,赏赐悉分给士卒,故人乐为之用。辽人甚畏之,称为“符王”。
王冠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四年(1130)任真州知州,7月为建康府路兵马钤辖。
王冠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冠,字廷望,陕西凤翔府凤翔县人,民籍。陕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四十六名进士。

人物简介

全台诗
王冠群(?~?),福建泉州人。生平不详。(杨永智撰)
王贯三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6 【介绍】: 名一作冠三。清河南夏邑人。武秀才。咸丰四年,与弟王藩等结捻起事,树立黑旗,响应太平军北伐。次年参加雉河集会议,又次年随张洛行渡雉河南征,在亳州作战时阵亡。
王恩汾 朝代:清末至民国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起文,一字冠唐,号彦门,润生三子。上海东游预备日语法政学校毕业。历任常熟、晋安、崇德等小学和无锡县二小学以及长泾中学、崇真中学、龙砂中学教师,及旧制二年华澄高等小学校长。抗日沦陷期间为南庄等塾师。光绪甲申年生,民国三十三年卒。著有《守拙轩吟草》一卷。
《國語辭典》:王冠  拼音:wáng guān
帝王的帽子。《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戊辰,莽至高庙拜受金匮神嬗,御王冠。」《资治通鉴。卷六八。汉纪六十。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设坛场于沔阳,陈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乃拜受玺绶,御王冠。」
《漢語大詞典》:旒纩(旒纊)
(1).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纊,信充符璽。” 唐 欧阳詹 《吊汉武帝文》:“爱深宫秘殿者,可以垂旒纊;好青山緑水者,可以栖江湖。” 清 顾炎武 《京师作》诗:“其内廓乾清,至尊儼旒纊。”
(2).借称帝王。 唐 李尚一 《开业寺碑》:“遂能上闻旒纊,光动丝纶。”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旒纊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漢語大詞典》:玉旒
古代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常以代称天子。 唐 白居易 《策头》:“窥玉旒,读金策,惭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 唐 许浑 《秋日早朝》诗:“龙旟尽列趋金殿,雉扇纔分拜玉旒。” 明 杨珽《龙膏记·成隟》:“雉扇纔分拜玉旒,宵衣应待絶更筹。”
《漢語大詞典》:邃旒
本指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借指皇帝。 唐 欧阳詹 《元日陪早朝》诗:“斗柄东迴岁又新,邃旒南面挹来宾。”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谢官表》:“力陈丹悃,仰黷邃旒。”
《漢語大詞典》:采旒
指古代帝王冠冕上的玉饰。语本礼记·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 孔颖达 疏:“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於玉,以玉饰藻,故名玉藻。”后以“采旒”指帝王。 宋 苏舜钦 《闻京尹范希文等谪官因成此诗以寄》:“大议摇巖石,危言犯采旒。”
《漢語大詞典》:紞纩(紞纊)
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丝绳及塞耳用的丝绵絮。 唐 杨炯 《盂兰盆赋》:“圣神皇帝乃冠通天,佩玉璽,冕旒垂目,紞纊塞耳。”
《漢語大詞典》:纩纮(纊紘)
古时帝王冠冕左右悬垂耳塞的带子。晏子春秋·外篇上九:“冕前有旒,恶多所见也;纊紘珫耳,恶多所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