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玉米糊糊
玉米粉煮的粥。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四章:“泪水经鼻泪管到鼻腔……从食道流进装着几碗稀玉米糊糊的肚囊里去了。”
分類:玉米米粉
《漢語大詞典》:玉米棒子
方言。未脱粒的玉米果实。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这地方要找 绍兴 罎子大的倭瓜,棒槌壮的玉米棒子,只怕还找得出来。” 老舍 《老张的哲学》十一:“房檐下垂着晒红的羊角椒,阶上堆着不少长着粉色苔的玉米棒子。”
《漢語大詞典》:营唅(營唅)
谓置珠玉米贝于死者口中。南史·范云传:“移尸自门入,躬自营唅,招復如礼。”
《漢語大詞典》:珍珠笋(珍珠筍)
嫩玉米的美称。
分類:玉米
《国语辞典》:晚秋作物  拼音:wǎn qiū zuò wù
秋收后才种植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
《漢語大詞典》:五月先儿(五月先兒)
方言。五月间刚成熟的玉米。
《国语辞典》:穗轴(穗轴)  拼音:suì zhóu
玉米等农作物,其中间的轴。
《國語辭典》:套包  拼音:tào bāo
马、驴、骡拉车或推石磨时,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椭圆形套圈。以皮革或布制成,内装棕、糠等物。也称为「套头」、「套项」。
《國語辭典》:小米面(小米麵)  拼音:xiǎo mǐ miàn
1.用小米磨粉制成的面。
2.北平方言。以糜子、黄豆及白玉米等碾粉制成的面。
《国语辞典》:饲料作物(饲料作物)  拼音:sì liào zuò wù
专门供应饲养家畜用的农作物。如牧草、玉米、番薯等。
《国语辞典》:巴里库廷火山(巴里库廷火山)  拼音:bā lǐ kù tíng huǒ shān
Paricutin
山名。位于墨西哥米却肯州西部。西元一九四三年二月二十日在巴里库廷村的玉米田中爆发形成,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知道形成日期的活火山。一九五二年停止喷发,峰岭高度达二千八百零八公尺。
《国语辞典》:玉米螟  拼音:yù mi míng
为害玉米、粟、高粱的一种螟虫。成虫昼伏夜出。幼虫孵化后,啃食玉米、高粱的茎,被害部常自加害部位的上方枯萎凋谢。也称为「粟螟」。
《国语辞典》:马来糕(马来糕)  拼音:mǎ lái gāo
一种发面类点心。以鸡蛋、沙拉油、高低筋面粉、玉米粉、细砂糖、香草片、盐、无糖奶水、发粉等材料混合拌匀,倒入模型中,蒸熟而成。如:「马拉糕是著名的粤式糕点,呈金黄色,新鲜吃时非常蓬松、柔软,带有轻微的香味。」
《国语辞典》:太白粉  拼音:tài bái fěn
将树薯或玉米碾磨后,乾燥而成的粉末,可做为烹调时苟芡用的黏稠剂。
《國語辭典》:二化螟  拼音:èr huà míng
动物名。属鳞翅目。身体细长,前翅阔长,呈灰黄色,有褐黑色小点,后翅为三角形,呈白色。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幼虫常群聚在植物茎内穿孔蛀食,致使植物发生枯心或白穗的现象,是一种危害农作的害虫。繁殖甚速,在台湾一年可繁殖三至四代,为水稻、粟、玉米、甘蔗、茭白等的大敌。也称为「钻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