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9,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狐踪
狐突
董狐笔
狐假
狐丘
狐精
狐涎
貂狐
狐妖
狐塞
鬼狐
狐穴
狐偃
狐尾
狐魅
《骈字类编》:狐踪(狐踪)
唐 韩偓 春闷偶成十二韵 雁足应难达,狐踪浪得疑。
《漢語大詞典》:狐突
(1).人名。 春秋 晋 大夫,公子 重耳 之外祖。其二子从 重耳 出亡。 怀公 立,执 狐突 ,令其召二子还,不允,遂被杀。事见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山西 旧有 狐突祠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 山西 太谷县 西南十五里 白城村 ,有 糊涂神祠 ……亦不知何以得此号。后检通志,乃知为 狐突祠 。 元 中统 三年敕建,本名 利 应狐突庙 。狐、糊同音,北人读入声皆似平声,故突转为涂也。” 清 孙枝蔚 《王陵母墓》诗:“无慙 狐突 能为父,不监 怀公 奈 霸王 。”
(2).糊涂。 明 车任远 《蕉鹿梦》第三折:“想他慌忙间,怕人撞着,藏在此间,一时寻不着,便心中狐突起来,认是梦了。”
《國語辭典》:董狐笔(董狐筆)  拼音:dǒng hú bǐ
春秋时晋国的史官董狐,不畏强权,直笔记载史事,孔子誉为「古之良史」。见《左传。宣公二年》。后世因称直笔记事,无所畏惧为「董狐笔」。宋。文天祥 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骈字类编》:狐假
唐 李绅 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 不竞牛甘令买患,免遭狐假妄凭威。
《漢語大詞典》:狐丘
(1).狐穴居之小山。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子可谓守培塿,玩狐丘,未登 閬风 而临云霓。”
(2).喻故土。 宋 刘过 《谒江华曾百里》诗:“狐丘未死归心切,未有 相如 駟马车。”参见“ 狐死首丘 ”。
(3).古邑名。列子·说符:“ 狐丘 丈人谓 孙叔敖 曰:‘人有三怨,子之知乎?’” 张湛 注:“ 狐丘 ,邑名。”
《國語辭典》:狐死首丘  拼音:hú sǐ shǒu qiū
语本《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传说狐狸死时,头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故乡的思念。《晋书。卷八六。张轨传》:「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钟仪在晋,楚弁南音。」《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漢語大詞典》:狐精
犹狐妖,狐仙。 宋 朱熹 《过毛山铺》诗:“却是邮童解端的,向儂説是野狐精。”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剖疑》:“ 隆嘉 中, 吴 中以狐精相骇,怪幻不一,亦多病癘。”
分類:狐妖狐仙
《骈字类编》:狐涎
宋 范成大 次韵子文 幻尘久已破狐涎,身世谁能料鼠肝。
《骈字类编》:貂狐
周礼大司徒一曰山林其动物宜毛物注毛物貂狐貒貉之属 法言或问处秦之世抱周之书益乎曰举世寒貂狐不亦燠乎貂抱朴子绵布可以禦寒不必狐
《漢語大詞典》:狐妖
旧谓狐能化人作祟,故称“狐妖”。 清 唐甄 潜书·丑奴:“ 汴 人为之语曰:‘狐妖犹可,人妖杀我。’”
《漢語大詞典》:狐塞
飞狐塞 的省称。在今 河北省 涞源县 北跨 蔚县 界。 唐 陈子昂 《送魏大从军》诗:“ 雁山 横 代北 , 狐塞 接 云中 。”
分類:河北
《国语辞典》:鬼狐  拼音:guǐ hú
鬼怪和狐魅。如:「荒山野冢,可有鬼狐的踪迹?」
分类:鬼怪
《漢語大詞典》:狐穴
元 周达观 《诚斋杂记》:“ 唐 末有 乔子旷 者,能诗,喜用僻事,时人谓之 狐穴诗人 。”后因以“狐穴”喻僻典。 清 孙枝蔚 《题仙舟图次黄仙裳韵》:“工吟每耻搜狐穴,设酒偏思傍钓磯。”
《国语辞典》:狐偃  拼音:hú yǎn
人名。字子犯,春秋晋人。为晋文公舅,故也称为「舅犯」。文公为公子时,出亡在外,偃与兄毛从之十九年;及文公归国,乃以偃为大夫,信任不疑,言听计从,最后辅佐文公平定周室之乱而成霸业。
《骈字类编》:狐尾
易未济彖辞见狐济下而吕氏春秋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有白狐九尾 造于禹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子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 竹书纪年帝杼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尾 汲冢周书成王时青丘献狐九尾有春秋运斗枢机星得则狐九尾 山海经青丘之国 狐九尾德至乃来又武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黑狐蓬尾后晋录咸宁二年有白狐七尾见汝南 洛阳伽蓝记 魏有挽歌者孙岩娶妻三年妻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尾长三尺似狐尾岩惧而出之妻临去将刀截岩发而走邻人逐之变为一狐追之不得其后京邑被截发者一百三十人初变为妇人衣服净庄行于道路人见而悦之近者被截发当时妇人著䌽衣者指为狐魅 酉阳杂俎术中有天狐别行法言天狐九尾金色役于日月宫有符有醮日可洞达阴阳为又狐夜击尾火出将为怪必戴髑髅不坠则化 人
《國語辭典》:狐魅  拼音:hú mèi
1.狐精。《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当时有妇人著䌽衣者,人皆指为狐魅。」明。徐复祚《红梨记》第二六出:「怕归时,认我做狐魅妖魑,怎再肯相偎相倚?」
2.以妖邪的手段迷惑人。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周有婆罗门僧惠范,奸矫狐魅、挟邪作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