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狐不偕 朝代:西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西周时贤人。一说尧时贤者,尧让位不受,投河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37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字伯行。大夫。晋文公重耳之外祖父。晋怀公立,突之二子毛、偃随从重耳出奔在秦。怀公怒,囚狐突,令其召二子归,突不肯,遂为所杀。
佚之狐 朝代:春秋郑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郑国人。文公时大夫。郑文公四十三年晋秦围郑,报公子重耳出亡时文公不礼之仇。进烛之武于郑文公,使见秦穆公,秦与郑盟,郑围乃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咎犯。春秋时晋国人,字子犯。狐突子,晋文公重耳之舅。又称舅犯。为大夫,随从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周襄王十六年,助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回国后任上军之佐。后文公平定周王室内乱,称霸诸侯,多出狐偃之谋。城濮之战,与兄狐毛以上军击溃楚左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即狐射姑。春秋时晋国人,一说本狄人。晋襄公时为中军帅,阳处父改为中军佐。怨而使其族人续鞫居袭杀阳处父。晋人杀续鞫居,季奔狄。晋襄公卒时,灵公尚在襁褓中,赵盾立公子雍,季欲立公子乐,公子乐为赵盾所杀。郤缺称贾季好为乱。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晋灵公史官。周人辛有后裔,世袭太史,亦称史狐。灵公十四年,公欲杀正卿赵盾,盾出奔未越境,盾族弟赵穿袭杀灵公,迎盾还。狐书于史策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盾不以为然。狐以盾身为正卿,出走未越境,归不讨贼,杀君者非盾而谁。孔子闻之,称其为古之良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70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晋悼公三年,中军尉祁奚请告老,悼公问谁可接替,祁奚荐其仇人解狐。悼公聘请解狐,狐适去世。
《國語辭典》:三德  拼音:sān dé
1.三种品德。《书经。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
2.具有至德、敏德、孝德的三长老。《大戴礼记。曾子本孝》:「任善不敢臣三德。」汉。戴德。注:「三德,三老也。」
《漢語大詞典》:成阳公(成陽公)
传说为狐的自称。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戌日称人姓字者,犬也;称成阳公者,狐也。”
分類:自称
五百生野狐
【佛学大辞典】
(传说)误一转语而堕于五百生野狐身。(参见:百丈)
百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也。师始创禅门之规式,所谓百丈清规是也。见传灯录六,会元三。
【佛学常见辞汇】
指唐时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他始创禅门的规式,即百丈清规是。
百丈野狐
【佛学大辞典】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于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野狐身,遂住在山后,依亡僧之事例。师使维那白槌告众曰: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亦无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拄杖指出一死狐,依法火葬之。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欲转转不错,作个什么?师曰近前来,与你道。檗遂近前,师与一掌。师打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见会元三,大智章,从容录八则,无门关二则。
【佛学常见辞汇】
有一老人,在百丈禅师处听法,对百丈说:昔我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答他:「不落因果」,以此错误,五百世堕野狐身,请和尚为我下一转语,师说:你问吧,老人便问,师答:「不昧因果」,老人大悟说:今我已脱野狐身,明日在山后,乞依亡僧之例焚化我身。
【佛学大辞典】
(动物)昔有一人在山中诵刹利书,有一野狐住其傍,专心听诵书,有所解。谓我解此书,足为诸兽中之王矣。于是游行而遇瘦狐,威吓之使之服从,展转伏一切之狐,伏一切之象,伏一切之虎,伏一切之狮子,遂得为兽中之王。乃作此念我今为兽中之王,应得王女而婚,乘白象,率群兽,围迦夷城。城中智臣白王言:王与兽期战日,且索彼一愿,愿使狮子先战后吼,彼必谓我畏狮子,使狮子先吼后战。野狐果使狮子先吼,野狐闻之心破,由象上坠地死。于是群兽一时散走。见五分律,法苑珠林五十四。【又】智度论十四,说野干诈死,虽截其耳尾,亦忍之,及断命,乃惊走。【又】有野狐往狮子所乞食,每得残馀。适值狮子饥,便呼野狐取吞之。未死,于咽中呼言大家活我,狮子心念养汝使肥大,以备今日耳,汝复云何?见经律异相四十七。
野狐身
【佛学大辞典】
(传说)古人误一转语,五百世为野狐身。(参见:百丈)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百丈野狐)
百丈
【佛学大辞典】
(人名)唐洪州百丈山之大智禅师怀海,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也。师始创禅门之规式,所谓百丈清规是也。见传灯录六,会元三。
【佛学常见辞汇】
指唐时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他始创禅门的规式,即百丈清规是。
百丈野狐
【佛学大辞典】
(公案)百丈上堂,常有一老人听法,随众散去。一日不去,丈乃问立于前者何人。老人云:某甲,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有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无?某甲答他道:不落因果。后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某甲下一转语,使脱野狐身。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礼拜曰:某甲既脱野狐身,遂住在山后,依亡僧之事例。师使维那白槌告众曰: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亦无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拄杖指出一死狐,依法火葬之。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对一转语,五百生堕野狐身。欲转转不错,作个什么?师曰近前来,与你道。檗遂近前,师与一掌。师打手笑曰: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见会元三,大智章,从容录八则,无门关二则。
【佛学常见辞汇】
有一老人,在百丈禅师处听法,对百丈说:昔我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答他:「不落因果」,以此错误,五百世堕野狐身,请和尚为我下一转语,师说:你问吧,老人便问,师答:「不昧因果」,老人大悟说:今我已脱野狐身,明日在山后,乞依亡僧之例焚化我身。
野狐精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野狐之精灵,变幻诳人者。传灯录十二(潭空章)曰:「有尼欲开堂,师曰:尼女家不用开堂。尼曰:龙女八岁成佛。师曰:龙女有十八变。汝试一变。尼曰:变了也,野狐精。」
野狐禅
【佛学大辞典】
(杂语)禅家以外道为野狐禅。传灯录曰:「有老人参百丈禅师云:昔住此山,因错对一语,五百生堕野狐身。」四家玄录曰:「百丈大智禅师,一老人听法,曰僧住此山,有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遂对曰:不落因果,堕在野狐禅。请和尚代一转语。师曰:汝但问。老人便问。师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免老狐身,只在山后住,乞依亡僧例焚烧,岩中果见一死狐,积薪化之。」
【俗语佛源】
学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称开悟,禅家一概斥之为「野狐禅」。这里有一件著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答曰:「不落因果。」结果五百生为野狐身。后承百丈怀海禅师代下一转语:「不昧因果。」老人遂脱去野狐身。(见《五灯会元》卷三)原来,佛教的修因證果,正是因果律的体现。老人以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见,属于「大妄语」,结果受了「野狐身」之报。又有个瑞岩和尚,整日价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宋·慧开批评他误把「识神」认为「真心」,是「野狐见解」。(《无门关》)后以「野狐禅」泛指歪门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什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