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9,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狐媚
狐腋
一狐
训狐
狐禅
白狐
有狐
封狐
狐首
野狐禅
狐白裘
黄狐
雄狐
丰狐
短狐
《國語辭典》:狐媚  拼音:hú mèi
用妖媚的方法去迷惑人。《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漢語大詞典》:狐腋
亦作“ 狐掖 ”。 狐腋下的毛皮。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諤諤。” 唐 白居易 《醉后狂言》诗:“ 吴 緜细软 桂 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分類:腋下毛皮
《骈字类编》:一狐
史记赵世家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徙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
又商君传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鄂鄂尾竹书纪年帝杼八年征于东海及三寿得一狐九
《漢語大詞典》:训狐(訓狐)
鸮的别名。俗称猫头鹰。 宋 黄庭坚 《演雅》诗:“训狐啄屋真行怪,蠨蛸报喜太多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四·鸮:“梟,训狐其声也。” 清 吴省钦 《慰忠祠》诗:“肉为飢鸟衔,骨为训狐擸。”
《漢語大詞典》:狐禅(狐禪)
禅门指妄称开悟、流入邪僻者。后亦泛指异端邪说。 清 陈守诒 《〈香祖楼〉后序》:“説理者落於腐障,掩耳思逃;醒世者堕入狐禪,游谈惹厌。”参见“ 野狐禪 ”。
《國語辭典》:野狐禅(野狐禪)  拼音:yě hú chán
佛教用语。指错解的佛法。由错解佛法将堕「野狐身」的典故演变而来,见《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怀海禅师》。宋。苏轼〈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诗:「何似东坡铁柱杖,一时惊起野狐禅。」后泛指胡说八道,邪道异端。《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國語辭典》:白狐  拼音:bái hú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分布于北极附近,是一种体形小、毛色白的狐类。以捕食小动物为生。也称为「北极狐」。
《国语辞典》:有狐  拼音:yǒu hú
《诗经。卫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或亦指丈夫行役,妇人忧念之诗。首章二句为:「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國語辭典》:封狐  拼音:fēng hú
大狐。《楚辞。屈原。离骚》:「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唐。皇甫枚《王知古》:「及乎霰开雪霁,日将夕焉,忽有封狐突起于知古马首,乘酒驰之数里,不能及。」
分類:恶人
《漢語大詞典》:狐首
见“ 狐死首丘 ”。
《國語辭典》:狐死首丘  拼音:hú sǐ shǒu qiū
语本《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传说狐狸死时,头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故乡的思念。《晋书。卷八六。张轨传》:「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钟仪在晋,楚弁南音。」《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國語辭典》:野狐禅(野狐禪)  拼音:yě hú chán
佛教用语。指错解的佛法。由错解佛法将堕「野狐身」的典故演变而来,见《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怀海禅师》。宋。苏轼〈常州太平寺法华院薝卜亭醉题〉诗:「何似东坡铁柱杖,一时惊起野狐禅。」后泛指胡说八道,邪道异端。《儒林外史》第一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
《漢語大詞典》:狐白裘
(1).用狐腋的白毛皮做成的衣服。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史记·孟尝君列传:“此时 孟尝君 有一狐白裘,直千金,天下无双。”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以狐之白毛皮为裘,谓集狐腋之毛,言美而难得者。” 唐 杜甫 《锦树行》:“王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仇兆鳌 注:“言服饰之奢僭。”亦省作“ 狐白 ”。礼记·玉藻:“士不衣狐白。”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 宋 陆游 《暖阁》:“裘软胜狐白,炉温等鸽青。” 明 何景明 《咏裘》:“豹袪未称美,狐白安足云。”
(2).借指富贵者。 唐 袁朗 《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狐白登廊庙,牛衣出草莱。”
《漢語大詞典》:黄狐
黄毛狐狸。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五:“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仇兆鳌 注:“ 陶隐居 《本草》:狐,形似狸而黄。”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勗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诗:“黄狐老兔最狡捷,卖侮百兽常矜夸。”
分類:黄毛狐狸
《國語辭典》:雄狐  拼音:xióng hú
齐襄公淫乱其妹文姜,诗人以「南山崔崔,雄狐绥绥」,讽刺他,说他像南山上尾随母狐求欢的雄狐一样的低贱。典出《诗经。齐风。南山》。后以雄狐喻淫乱。《南史。卷二十四。王准之传》:「准之尝作五言诗,范泰嘲之:『唯解弹事耳。』准之正色答:『犹差卿世载雄狐。』」
《漢語大詞典》:丰狐(豐狐)
大狐狸。庄子·山木:“夫丰狐文豹,栖於山林,伏於巖穴,静也。” 晋 陶潜 《读史述》之七:“丰狐隐穴,以文自残。” 金 赵秉文 《海青赋》:“固亦释丰狐之九尾,畧狡兔之三穴。” 清 西清 《黑龙江外纪》卷八:“边地不识鷄毛帚何物,冬日远行,丰狐尾缀马箠,携以煖手。”
分類:狐狸
《漢語大詞典》:短狐
即蜮。又名射工。传说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怪物。《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 毛 传:“蜮,短狐也。”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己丑, 僧辩 等上表劝进,且迎都 建业 。 湘东王 答曰:‘ 淮海 长鲸,虽云授首; 襄阳 短狐,未全革面。太平玉烛,尔乃议之。’” 胡三省 注:“长鲸,谓 侯景 …… 岳阳王 詧 据 襄阳 ,与 湘东 为敌,故斥为短狐。”参见“ 短弧 ”。
《漢語大詞典》:短弧
同“ 短狐 ”。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蜮犹惑也,在水旁能射人,射人有处,甚者至死,南方谓之短弧。” 颜师古 注:“即射工也,亦呼水弩。” 汉 王充 论衡·言毒:“南道名毒曰短弧。”说文·虫部“蜮” 清 段玉裁 注:“今惟《五行志》左传释文作‘弧’,不误矣……按此因其以气射害人,故谓之短弧,作‘狐’非也。其气为矢,则其体为弧。”